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林志珊
作者: 林志珊;辛志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矮秆基因;赤霉酸;赤霉酸不敏感性;胚乳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1994 年 27 卷 1 期
页码: 8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矮变一号不仅植株的地上部分, 而且其胚乳组织对赤霉酸都是不敏感的, 矮变一号赤霉酸不敏感性除受Rht_(10)主效基因控制外, 还受其他微效修饰基因的影响。图版1表1参4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外源赤霉酸对小麦Rht12矮秆系农艺性状的影响. 王书文,张仙义,王艳平,姚金保,姚国才,杨学明. 2003
[2]外源赤霉酸对小麦砌Rht12矮秆系农艺性状的影响. 王书文,张仙义,王艳平,姚金保,姚国才,杨学明. 2003
[3]不同类型赤霉酸对梨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刘树海,崔海燕,王建平,樊翠芹,杜晓东. 2012
[4]茶树春梢萌动期间内源素含量的变化(简报). 粟本文. 2001
[5]茶树年生育过程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研究. 黄亚辉,郑宏发,曾贞,刘霞林. 2003
[6]大麦DH矮杆突变体的表型分析及其对外源赤霉酸的响应. 郭桂梅,徐红卫,陈志伟,黄亦辰,何婷. 2014
[7]大麦发芽的化学调控及其在麦芽生产中的应用. 徐星明,戴心维. 1993
[8]小麦矮秆种质山农11069-5矮秆基因的遗传分析及分子定位. 杨秋平,杨阳,王鑫,马莹雪,张明,王洪刚. 2015
[9]赤霉酸和氯吡脲处理对夏黑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何伟,唐冬梅,刘富涛,仲伟敏,金吉林. 2018
[10]分散固相萃取-超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茶叶中赤霉酸和α-萘乙酸. 陈红平,刘新,王川丕,尹鹏. 2012
[11]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同时测定番茄中水杨酸和赤霉酸. 李腾飞,赵风年,张超,江泽军,刘广洋,王静,刘海金,余平,金茂俊. 2016
[12]GA_3和CPPU对摩尔多瓦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刘勇,袁野,何华平,王会良,王富荣,龚林忠. 2022
[13]GA3和CPPU对摩尔多瓦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刘勇,袁野,何华平,王会良,王富荣,龚林忠. 2022
[14]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冬小麦籽粒灌浆期源库关系的调控. 张玲娥,张萍. 2005
[15]茶树成花前后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研究. 黄亚辉,粟本文,刘霞林,郑红发. 2002
[16]茶树春梢萌动生育期内源激素变化的研究. 粟本文,曾贞,刘霞林,郑红发. 2002
[17]甜樱桃果实GA_3的测定技术研究. 张倩,贝峰,孙欣,王明林,辛力. 2017
[18]采后赤霉酸处理对番茄果实冷害的影响. 朱珍,丁洋,赵金红,聂莹,张瑜,唐选明. 2016
[19]赤霉酸和噻苯隆复配的室内活性测定及葡萄田间试验效果研究. 夏丽娟,陈浩,侯勇. 2021
[20]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稻穗部的GA_3含量. 陈胜军,王艳丽,张震,姜华,柴荣耀,毛雪琴,邱海萍,王教瑜,杜新法.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2023年小麦新基因挖掘和遗传改良新技术研究回眸
作者:叶兴国;林志珊;王轲;唐华丽;韩志阳
关键词:小麦;生物技术;基因挖掘;遗传改良;种质资源
-
利用近缘种属优良基因改良小麦研究进展
作者:贾子苗;邱玉亮;林志珊;王轲;叶兴国
关键词:小麦;近缘种属;外源基因引渗;遗传改良
-
基于小麦SNP芯片对簇毛麦6V#2和6V#4染色体及其与小麦6A、6D染色体的多态性分析
作者:许志英;王佰翠;马晓兰;贾子苗;叶兴国;林志珊;胡汉桥
关键词:小麦;簇毛麦;异代换系;小麦SNP芯片;多态性
-
基于簇毛麦No.1026转录组的SSR序列分析及其PCR标记开发
作者:陈竟男;马晓兰;王振;李仕金;谢皓;叶兴国;林志珊
关键词:簇毛麦;转录组;EST-SSR;异染色体系;染色体定位;遗传多样性
-
簇毛麦6VS特异转录序列P21461及P33259的获得及其分子标记在鉴定小麦-簇毛麦抗白粉病育种材料中的应用
作者:刘畅;李仕金;王轲;叶兴国;林志珊
关键词:簇毛麦–小麦易位系;转录组;白粉病抗性;分子标记
-
簇毛麦6VS特异转录序列P21461及P33259的获得及其分子标记在鉴定小麦—簇毛麦抗白粉病育种材料中的应用
作者:刘畅;李仕金;王轲;叶兴国;林志珊
关键词:簇毛麦—小麦易位系;转录组;白粉病抗性;分子标记
-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使得宁春4号等大面积推广小麦品种获得白粉病抗性
作者:范春捆;林志珊;王轲;张双喜;杜丽璞;魏亦勤;晏月明;叶兴国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