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浓度对壶状臂尾轮虫生活史特征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卢文轩

作者: 卢文轩;杨坤;张静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食物浓度;壶状臂尾轮虫;生活史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08 年 36 卷 29 期

页码: 12725-12726+1272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为淡水轮虫的高密度培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单个体培养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蛋白核小球藻对壶状臂尾轮虫主要发育阶段历时、净生殖率以及全部后代的混交雌体百分率等生活史特征的影响。[结果]食物浓度对壶状臂尾轮虫胚胎发育历时没有明显影响,但对其他发育阶段历时、平均寿命、净生殖率和混交雌体百分率有显著影响。0.2×106cells/m l组生殖前期延长,平均寿命缩短,净生殖率和混交雌体百分率显著降低;12.0×106cells/m l组各发育阶段历时和平均寿命均显著缩短,其他浓度组的各发育阶段历时、平均寿命和混交雌体百分率无明显差异。[结论]低食物浓度下,轮虫生命周期缩短、繁殖力降低;食物浓度过高,能抑制轮虫生长,但对繁殖力影响不大;提高食物浓度,对壶状臂尾轮虫的有性生殖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分类号: S963.214

  • 相关文献

[1]壶状臂尾轮虫高效培养技术. 张清靖,朱华,赵萌,贾成霞,刘盼,秦洁. 2009

[2]在轮虫培养中用敌百虫杀灭桡足类的试验. 王建钢,乔振国,于忠利. 2006

[3]从上海市凤眼莲的生活史特征与繁殖策略探讨其控制对策. 金樑,王晓娟,高雷,李博. 2005

[4]香蕉假茎象甲研究进展. 尹炯,赵冬香,卢芙萍,卢辉,王玉洁. 2008

[5]柞蚕寄生蝇的防治. 余文中,冯世华,田应书,王庆忠. 2012

[6]黑色软蚧蚜小蜂生物学特性研究. 周琳,李锦辉,蔡如希. 2002

[7]黄芪根瘤象的生物学特性. 李建军,周天旺,张新瑞,李继平,惠娜娜,王立. 2014

[8]辽宁地区樗蚕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饲育技术研究. 杜占军,陈凤林,王建业. 2010

[9]柑桔矢尖蚧生物学特性与发生规律研究. 王洪祥,龚洁强,陈国庆,梁克宏. 2003

[10]世界野蚕资源分类图鉴. 仝振祥,杜占军,戚俐. 2012

[11]天津地区六星黑点豹蠹蛾生活史调查. 尹鸿刚,高鹏,郭淑荣,李燕,李子博,董晓. 2009

[12]青海省坎布拉林场纵坑切梢小蠹发生危害特性研究. 张登峰. 2013

[13]杨黑点叶蜂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白鹏华,刘宝生,冯友仁,尹鸿刚,张素芬,许静杨,刘家. 2016

[14]甘草种子害虫生物学特性和田间发生规律研究. 钱锋利,张治科,南宁立,杨彩霞,贺达汉,张蓉. 2008

[15]北京地区藜麦甜菜筒喙象年生活史和生物学特性初探. 张金良,张桂芬,张奥,梅丽,杨建国,岳瑾,周吉华,袁志强. 2018

[16]苏北地区紫薇绒蚧生活史及防治方法. 刘博,刘旭,谭军,金倩,罗桂杰,蔡卫佳,王昊,陈芬,沙建国,阮倩倩. 2017

[17]地下害虫防治研究Ⅴ.朝鲜黑金龟(虫甲)HolotrichiadiomphaliaBates及其他几种金龟(虫甲)的生态和习性研究. 齐瑞霖,魏鸿钧. 1960

[18]石蒜绵粉蚧生物学特性. 智伏英,黄芳,黄俊,郦卫弟,吕要斌. 2018

[19]耳石形态在长江口小黄鱼生活史研究及群体识别中的应用. 方聪,郭治明,线薇微,陈明茹,杨圣云. 2018

[20]猪等孢球虫研究进展. 戚南山,康桦华,林栩慧,吴彩艳,吕敏娜,李娟,胡俊菁,肖文婉,廖申权,孙铭飞.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