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乙霉威·腐霉利微粉剂在设施黄瓜上的沉积分布及残留消解动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谢学文

作者: 谢学文;揣红运;李磊;柴阿丽;石延霞;李宝聚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乙霉威;腐霉利;微粉剂;设施黄瓜;沉积分布;消解动态;残留

期刊名称: 农药学学报

ISSN: 1008-7303

年卷期: 2020 年 002 期

页码: 378-38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究10%乙霉威·腐霉利微粉剂(有效成分质量分数:5%乙霉威,5%腐霉利)在设施黄瓜上施用后的沉积分布特性及残留消解动态,采用PC-3A(S)型激光粉尘仪及粉尘取样片,分别研究了不同设施类型、不同温湿度及不同施药角度下,10%乙霉威·腐霉利微粉剂在设施黄瓜上的沉积分布情况;并于2017年和2018年,分别在北京市进行了该药剂在设施黄瓜叶片和果实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设施类型、不同温度条件下,10%乙霉威·腐霉利微粉剂的沉积分布特性无明显差异,且其有效成分分解率不受温度影响;不同湿度条件下,该微粉剂在黄瓜叶片上的沉积量不同,湿度越大沉积量越多.乙霉威和腐霉利在黄瓜叶片和果实中的消解动态均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或一级动力学方程,2种药剂在叶片中的半衰期分别为3.2 d和3.0~3.2 d,在果实中的半衰期分别为4.0~4.3 d和3.1~3.8 d.采用10%乙霉威·腐霉利微粉剂,分别按100 g/hm2和150 g/hm2 (1.5倍)剂量于黄瓜幼果期施药,最多施药3次,施药间隔期为7 d,距最后一次施药间隔7、10和14 d分别采样,乙霉威在黄瓜果实中的最大残留量为0.88 mg/kg,低于中国国家标准规定的其最大残留限量(MRL)值(5 mg/kg),腐霉利在黄瓜果实中的最大残留量为0.49 mg/kg,也低于其MRL值(2 mg/kg).该研究结果可为10%乙霉威·腐霉利微粉剂在设施黄瓜上的安全使用提供数据支持.

分类号: S481.8

  • 相关文献

[1]10%乙霉威·腐霉利微粉剂的研制及其对黄瓜棒孢叶斑病的防治效果. 揣红运,石延霞,柴阿丽,杨杰,谢学文,李宝聚. 2019

[2]葡萄灰霉病菌对3种杀菌剂的多重抗药性检测. 燕继晔,王忠跃,李亚宁,金桂华. 2012

[3]广西番茄灰霉病菌的多重抗药性检测. 黄福新,蔡健和,秦碧霞,刘志明. 2003

[4]多主棒孢菌对乙霉威和腐霉利敏感基线的建立及抗药性监测. 温智浩,朱广雪,孙炳学,周荣佳,谢学文,柴阿丽,李磊,范腾飞,李宝聚,石延霞. 2024

[5]北京地区番茄灰霉病菌的多重抗药性检测. 乔广行,严红,么奕清,黄金宝,李兴红. 2011

[6]乙霉威在黄瓜和土壤中的残留研究及安全使用. 徐金丽,曹爱华,徐光军,孙惠青,王秀国,郑晓. 2016

[7]金华蔬果中腐霉利残留的膳食暴露风险评估. 吾建祥,杨德毅,刘莉,虞冰,马婧妤,胡桂仙. 2018

[8]贵州辣椒中腐霉利和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残留及膳食风险评估. 张盈,魏进,段婷婷,龚庆东,陈才俊. 2021

[9]韭菜中8种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分析. 李辉,林宏芳,张宇轩,刘磊,李娜,邵辉,郭永泽,张玉婷. 2021

[10]韭菜中腐霉利的残留检测及长期膳食暴露评估. 周勇,朴秀英,廖先骏,刘佳,朱航,马海昊,周小毛,李富根. 2021

[11]气相色谱法测定茶饮料中腐霉利、哒螨灵、高效氯氰菊酯残留. 韩丙军,汤建彪,林靖凌,张月,王明月. 2012

[12]醚菌酯和腐霉利在温室草莓中的残留行为及其膳食摄入风险评估. 赵尔成,朱晓丹,郑尊涛,贾春虹,余苹中,贺敏. 2015

[13]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韭菜中的三唑酮和腐霉利残留. 张群,吴南村,张月,刘春华. 2016

[14]GPC净化联合GC-MS/MS测定番石榴中2种杀菌剂残留. 张群,吴南村,刘春华. 2016

[15]氟铃·辛硫磷20%乳油在棉花上的残留与消解动态. 刘进玺,王亚平,钟红舰,董小海,吴绪金. 2013

[16]噻苯隆和敌草隆在棉花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及残留量. 冯义志,金杰,潘金菊,齐晓雪,梁林,刘伟. 2017

[17]苯唑草酮在玉米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及残留量. 冯义志,金杰,潘金菊,齐晓雪,刘伟. 2017

[18]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氟虫腈及其代谢物在花生和土壤中残留. 冯义志,张爱娟,李文平,刘伟,梁林. 2018

[19]甲基碘磺隆钠盐在玉米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及消解动态. 梁林,张爱娟,翟淑华,李永新,刘伟. 2015

[20]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氟虫腈及其代谢物在花生和土壤中残留. 冯义志,张爱娟,李文平,刘伟,梁林.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