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新品种宁单11号套种密度栽培技术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新
作者: 李新;许志斌;罗湘宁;王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宁单11号;套种;密度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08 年 36 卷 24 期
页码: 10395-10396+1042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宁单11号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为该品种的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玉米和小麦套种模式下,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设5个密度处理:45 0005、2 5006、0 0006、7 500和75 000株/hm2,3次重复。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玉米新品种宁单11号套种密度与产量、空秆率、穗粒数、千粒重和植株性状的关系。[结果]宁单11号小区产量与株高、穗位高、倒伏率、秃尖长呈负相关,与穗长、行粒数、百粒重呈正相关。宁单11号随着套种密度的增加,株高和穗位高不断增高,抗倒能力下降,秃尖长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降低。[结论]在套种模式下,宁单11号在栽培密度在52 500~60 000株/hm2,可取得最高的产量。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玉米新品种宁单11号选育及其栽培. 李新,许志斌,杨国虎,罗湘宁. 2009
[2]马铃薯套种玉米模式下种植密度和氮肥施用量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温日宇,郭耀东,郑联寿,姜庆国,樊丽生. 2016
[3]早熟马铃薯套作不同密度大豆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陈光荣,张国宏,王立明,杨如萍,郭天文. 2014
[4]精播麦套花生套期、肥料与密度优化配置. 万书波,郑亚萍,刘道忠,成波,吴正峰,陈殿绪,王才斌. 2006
[5]麦套花生套期与密度优化配置研究. 万书波,王才斌,赵品绩,高新华,成波,王明新. 2004
[6]不同套种模式甘薯与糯玉米的农艺性状及产量. 张敬忠. 2018
[7]高寒区玉米套作红芸豆高产栽培技术. 王彧超,李洪,王瑞军,郗小倩. 2020
[8]晋北区玉米-柴胡套种高产栽培技术. 贺美忠,李洪. 2020
[9]玉米多元种植模式的应用现状. 孔令杰,郑飞,陈艳萍,赵文明,袁建华. 2020
[10]旱塬地玉米套种马铃薯农田水分效应及产量变化研究. 常丽英,张宝林. 2004
[11]北疆麦田机械套种玉米技术. 刘景德,王文静,任林昌,郭斌,许红军. 2001
[12]套种不同绿肥作物对玉米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杜若楠,张睿,赵海滨,金慧,张举梅,杨学,高嫱,常单娜. 2024
[13]山西中部小麦套种玉米栽培技术. 刘丽,常云龙,宋秀珍,刘彤,王国庆. 2018
[14]冬小麦套种玉米不同收获密度对产量影响试验. 王文静,周永强,芦新友,刘志刚,周旺财. 2004
[15]宁夏引黄灌区胡麻套种玉米带型优化研究. 刘春芳,李冬. 1999
[16]不同密度穿心莲与玉米套种对产量的互作效应分析. 黄春东,周海宇,李兰青,周国列,龚玉萍,杨仕冠. 2014
[17]喀什地区小麦-甜瓜-玉米立体套种栽培技术规程. 翟文强,李俊华,阿力木江·赛丁,周琴,张淳,吴海波. 2008
[18]小麦垄作高效节水技术应用与探讨. 李永虎,王创云,翟献忠,王美霞,卢成达,张丽娜,张丛卓,秦作霞. 2009
[19]幼龄果园夏季套种玉米+秋季套种蔬菜模式建设. 龙会英,张德. 2023
[20]民勤县3种垄作甜瓜套种模式的产量及效益评价. 杨君林,车宗贤,冯守疆,赵欣楠,张旭临.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芝麻品种在宁夏引黄灌区引种适应性鉴定
作者:来幸樑;王平;刘继霞;山军建;王兆川
关键词:芝麻;引种;产量;适应性
-
宁夏观赏向日葵品种关键制种技术
作者:刘继霞;王平;王兆川
关键词:宁夏;观赏向日葵;制种技术
-
小麦秸的饲料化利用方式及其在牛羊生产中的应用
作者:满建军;胡庆勇;宫平;王平;吕雪峰;罗军
关键词:小麦秸;饲草;饲料化利用;反刍动物
-
江苏省商品蛋鸭生产现状调查与分析
作者:张丹;梁忠;戴有礼;刘向萍;顾华兵;王晓峰;张静;朱静;李婷婷;段炼;李新
关键词:蛋鸭;生产现状;饲养方式;江苏
-
麦类作物蓝粒性状遗传与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李红艳;姚晓华;姚有华;李新;吴昆仑
关键词:麦类作物;蓝粒性状;品质;遗传;调控机制
-
高粱黄色籽粒基因Yellow Seed 2的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
作者:高梽鑫;刚爽;陆晓春;王平;李政君;王艺威;李金红
关键词:高粱;籽粒颜色;精细定位;候选基因
-
河西走廊不同产区主栽酿酒葡萄品种品质特性
作者:陈娟;马忠明;牛小霞;贾进;边金霞;王平;贾霄
关键词:河西地区;酿酒葡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