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香草兰种植园植株养分状况研究(简报)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华
作者: 王华;庄辉发;王辉;杨建峰;朱自慧;程宁宁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海南省;香草兰;植株养分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1000-2561
年卷期: 2010 年 04 期
页码: 547-550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对海南省香草兰主要种植区的香草兰种植园的植株样品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香草兰种植园植株养分缺乏严重,植株N、P、K、Ca、Mg缺乏的香草兰园分别占全省的62.07%、100%、6.90%、93.10%、79.31%,其中P、Ca缺乏最严重;且各养分之间比例严重失衡,N/P、P/Ca、Mg/P、Mg/Ca、K/P严重不平衡的香草兰园分别占全省的100%、93.1%、82.75%、82.76%、100%。由于香草兰是典型的喜P、Ca作物,因此建议各种植园加大P、Ca肥的投入,同时增施N、Mg肥,使各养分都达到最适香草兰生长的浓度,同时使各养分之间达到平衡。
分类号: S573.9
- 相关文献
[1]海南省香草兰种植园土壤养分状况研究. 王华,朱自慧,杨建峰,王辉,程宁宁. 2009
[2]不同栽培密度对棉花植株养分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娄善伟,高云光,郭仁松,赵强,张巨松. 2010
[3]新陆早61号滴灌棉田不同时期土壤水分和养分变化研究. 赵海,张雁,王刚,李玉国,郭景红,姚炎帝. 2017
[4]水稻秸秆生物炭对江汉平原麦区小麦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 刘美玲,刘悦,陈婷婷,邹娟,史文琦,曾凡松,龚双军,黄振余,刘威,杨立军,喻大昭. 2021
[5]杂交结缕草成坪期植株养分变化. 张如莲,洪彩香. 2004
[6]VA菌根真菌对马铃薯养分吸收的影响. 王玉峰,孙磊,李伟群,李卫孝. 2007
[7]不同施肥处理下橡胶苗对土壤养分吸收和分配的化学计量特征. 冀春花,黄艳艳,杨红竹,赵家连,茶正早. 2022
[8]水氮互作对春小麦植株养分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董博,于显枫,张绪成,郭天文,张东伟. 2011
[9]不同土壤改良方式对抬田区水稻生长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陈昱,时红,才硕,曹娜,王向光,徐涛. 2020
[10]西昌市香草兰栽培适应性探析. 何俊荣,单会霖,苏庆. 2015
[11]不同密度槟榔问作对香草兰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王辉,庄辉发,宋应辉,赵青云,朱自慧,王华. 2012
[12]不同产地香草兰香气成分及抗氧化活性比较. 董智哲,谷风林,徐飞,陈永敢. 2015
[13]香草兰产业化综合技术研究. 宋应辉,王庆煌,赵建平,赖剑雄. 2006
[14]香草兰O-β-葡萄糖苷酶底物特异性和温度稳定性研究. 王庆煌,农汉,初众,谭乐和,张家明. 2012
[15]应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指导香草兰施肥的试验研究. 王华,朱自慧,庄辉发,赵青云,王辉. 2013
[16]利用SPME-GC×GC/TOFMS对香草兰中挥发、半挥发性成分萃取与分析研究. 谷风林,董智哲,徐飞,赵建平. 2015
[17]固相微萃取和同时蒸馏萃取法分析海南香草兰挥发性成分. 董智哲,谷风林,徐飞,王庆煌. 2014
[18]生防芽孢杆菌VD18R19在香草兰上定殖动态及其对香草兰根(茎)腐病的田间生防效果. 高圣风,刘爱勤,桑利伟,苟亚峰,孙世伟,王政,孟倩倩. 2018
[19]不同疏果处理下香草兰果荚脱落及其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研究. 顾文亮,陈娅萍,王辉,庄辉发,王华,朱自慧,宋应辉. 2015
[20]香草兰生防细菌的筛选、分子鉴定及其抑菌机制的初步研究. 高圣风,刘爱勤,桑利伟,孙世伟,苟亚峰.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刺梨发酵优势菌种分离鉴定及其营养品质分析
作者:罗婧文;龙明秀;王辉;张芳;王梅;陈中爱
关键词:刺梨;发酵;优势菌种;分离;鉴定;营养品质
-
轮作对香草兰病原菌及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作者:邢诒彰;洪珊;杨劲明;赵青云;苏凡;庄辉发;王辉
关键词:轮作;香草兰;斑兰叶;根际微生物;微生物群落
-
茶树品种对祁门红茶挥发性代谢谱及关键呈香物质的影响
作者:刘亚芹;王辉;朱林;雷攀登;周汉琛
关键词:品种;祁门红茶;关键挥发性成分;代谢谱
-
基于DNA条形码的黄精属植物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蒋小刚;徐华丽;周武先;王华;张美德;白琳;杨旭
关键词:黄精属;DNA条形码;种质资源;物种鉴定
-
PpMYB113基因在桃花青苷合成和积累中的功能分析
作者:周淑婷;李茂福;王华;孙佩;康岩慧;孙向一;武军凯;张立彬;金万梅
关键词:桃;MYB转录因子;表达分析;花青苷
-
不同成熟阶段胡椒鲜果的理化特性
作者:丁云爽;李云龙;张超华;吴桂苹;朱红英;杨建峰;陈文学;谷风林
关键词:胡椒;不同成熟阶段;气相色谱串联质谱;风味物质;多酚
-
基于电子鼻及HS-SPME-GC-MS分析乳酸菌发酵不同碳源刺梨汁风味特征
作者:王辉;罗婧文;龙明秀;王梅;陈中爱;陈朝军
关键词:乳酸菌;刺梨汁;碳源;电子鼻;气相色谱-质谱法;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