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北烤烟灌水技术研究初探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彭成林
作者: 彭成林;袁家富;崔政;罗明清;毕庆文;王其彬;伍应文;冯文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烤烟;灌水技术;黔北
期刊名称: 湖北农业科学
ISSN: 0439-8114
年卷期: 2007 年 46 卷 06 期
页码: 115-11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黔北烤烟灌水技术,结果表明,在2006年的试验条件下,灌水能促进烤烟前期早发、中部烟叶开片和顶叶长度增加,但对株高的影响在中后期并不明显。在烤烟大田生长前期遇干旱时灌水能明显促进烟株长高,在各时期均能极显著促进烟株茎秆粗壮。各灌水处理的产量、产值均高于不灌处理,以穴灌处理最高。从灌水时间来看,旺长水和圆顶水的两次灌水对烤烟产量、产值的贡献大于遇旱灌的两次灌水;从灌水方法来看,穴灌处理的产量、产值均高于淋灌处理。
分类号: S572
- 相关文献
[1]黔北茶叶产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 张引,董景奎. 2009
[2]黑龙江省优质粳稻引种试验初报. 刘丹,李洪亮,曾静,冯章丽,邓力喜,吴亚男,冯博,胡海军,隋常玲. 2021
[3]高品位茧丝蚕品种“芳·绣×白·春”在黔北地区引种试养初报. 刘芬,王文学,何静,罗尤海,邹康,宋聚才,刘平,谢维. 2022
[4]高品位茧丝蚕品种"芳·绣*白·春"在黔北地区引种试养初报. 刘芬,王文学,何静,罗尤海,邹康,宋聚才,刘平,谢维. 2022
[5]石津灌区适宜田间灌水技术试验研究. 仵峰,陈玉民,宰松梅. 2003
[6]农田覆盖条件下的灌水施肥新技术. 刘祖贵,王广兴,吴海卿. 2001
[7]节水灌溉. 贾大林,谢家恕. 1984
[8]灌溉模式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刘战东,肖俊夫,郎景波,李铁男. 2012
[9]不同灌水技术条件下春玉米产量及效益分析. 刘战东,肖俊夫,郎景波,李铁男. 2011
[10]大蒜与几种作物的高效接茬模式研究. 李锦康,董恩省,虎明洪,颜兴,李桂莲. 2007
[11]汞对烤烟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于建军,张贵龙,黎娅,熊淑萍,马新明. 2008
[12]不同施肥水平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李祖士,沈升法,阮关海,龚明贤. 2000
[13]一种基于反射光谱的烤烟鲜烟叶成熟度测定方法. 李佛琳,赵春江,王纪华,刘良云. 2008
[14]辣椒、水稻与烤烟叶片反射光谱特征的比较研究. 黎瑞君,聂克艳,岳延滨,李莉婕,孙长青,赵泽英,彭志良. 2016
[15]烤烟苗期茎部腐烂病病原菌九州镰孢菌的生物学特性. 汪汉成,王进,李文红,陆宁,王茂胜,夏海乾. 2014
[16]烤烟膜下井窖式小苗移栽标准研究. 陈维林,张小花,罗贤,王龙武,曹兴兵,吴文高,肖本青,龚德勇. 2015
[17]烟田杂草出苗特点及化学防除药剂筛选. 叶照春,陆德清,何永福. 2011
[18]不同烤烟品种在干旱胁迫下的植物生理反应. 刁朝强,周建云,黄宁,钱晓刚,黄纯杨,谭春燕. 2014
[19]贵州夏秋反季节蔬菜种植模式研究 Ⅱ.玉米烤烟套作夏秋反季节豆类蔬菜种植模式. 李桂莲,王天文,文林宏,廖从亮,向明猛,黎德剑,刘春萍,韩庆波. 2004
[20]烤烟适用除草剂筛选试验. 李淑玲,谭铭喜,何东华.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带茎采烤上部烟叶品质的关键影响指标分析
作者:刘峰峰;毕庆文;张国超;何结望;孙福山;代英鹏
关键词:带茎采收;上部烟叶;烤后烟叶;多元数据分析;质量分析;物理特性;化学成分;感官质量
-
四川省犍为县两种纵卷叶螟幼虫和蛹的寄生蜂种类及发生动态
作者:钱佳宁;彭成林;赵晓昱;丁柃文;徐红星;田俊策;谢馨;郭嘉雯;吕仲贤
关键词:稻显纹纵卷叶螟;稻纵卷叶螟;寄生蜂;发生差异;寄生率
-
水分优化管理对稻虾共作模式水稻产量及土壤还原性物质的影响
作者:彭成林;赵书军;佀国涵;朱秀秀;牛鑫泽;袁家富;徐大兵;刘威;周剑雄
关键词:稻虾共作;水分优化管理;土壤还原性物质
-
小龙虾扰动下水稻秸秆腐解及养分释放和表面结构变化特征
作者:彭成林;徐大兵;周勇;佀国涵;赵书军;刘威;周剑雄
关键词:稻虾共作;秸秆还田;腐解;养分释放;表面微观结构
-
稻虾共作模式下克氏原螯虾对水稻土团聚体特征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作者:佀国涵;朱秀秀;彭成林;袁家富;赵书军;徐大兵;谢媛圆;周剑雄;杨小红
关键词:稻虾共作模式;克氏原螯虾;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分布
-
基于模糊光照处理的田间鲜烟成熟度图像智能判别方法研究
作者:代英鹏;刘浩;毕庆文;赵勇;王松峰;孟令峰;张国超;孙福山
关键词:烟叶成熟度;田间环境;智能识别;光照;模糊关系
-
球形赖氨酸芽孢杆菌WH07对潜育化水稻土的改良效果和土壤微生态的影响
作者:王麒;李奎;彭成林;罗治华;陈涛;易菊平;龚艳;胡洪涛
关键词:潜育化稻田;土壤改良;球形赖氨酸芽孢杆菌;还原性物质;氧化还原电位;氮循环功能基因;土壤微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