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苗期耐盐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武玉清

作者: 武玉清;刘录祥;郭会君;赵林姝;赵世荣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耐盐性;QTL(数量性状位点);SSR标记

期刊名称: 核农学报

ISSN: 1000-8551

年卷期: 2007 年 21 卷 06 期

页码: 13-1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小麦敏盐品种太空6号和耐盐品种德抗961杂交形成的F2和F2:3家系为试验材料,选取小麦8条染色体上的321对SSR引物进行亲本间多态性的筛选,在太空6号和德抗961之间表现多态性的SSR引物为52个,位点为54个,其中barc172和cfa2121两个引物分别有两个多态性位点。对这54个位点进行连锁分析,构建了包含42个SSR标记、覆盖小麦基因组8条染色体的遗传连锁图,共704.5cM,标记间平均间距为16.8 cM。采用复合区间法进行耐盐QTL分析。对于4个性状共定位到6个QTL,分别位于5A,5B,5D染色体。对于发芽率,检测到1个QTL,位于染色体5D上,在标记cfd40~gwm182之间,贡献率为7.68%,表现加性效应;对于苗高,检测到2个QTL,分别位于染色体5D和5A上,在标记gwm182~wmc215及barc141~wmc415之间,贡献率分别为9.3%和8.14%,分别表现为显性和部分显性;对于根长,检测到2个QTL,均位于染色体5B上,在标记gwm234与wmc326及barc140与barc142之间,贡献率分别为8.74%和8.40%,分别表现为部分显性和超显性;对于鲜重,检测到1个QTL,位于染色体5D上,在标记wmc215~cfd29之间,贡献率为12.60%,表现超显性。与所得的QTL位点距离较近的SSR标记,如barc141等,可望为耐盐小麦品种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参考信息。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小麦AR_z抗纹枯病的QTL定位研究. 汤頲,任丽娟,蔡士宾,吴纪中,陆维忠,陈建民,马鸿翔. 2004

[2]玉米耐盐种质筛选及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郝德荣,程玉静,徐辰武,冒宇翔,彭长俊,薛林. 2013

[3]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系)耐盐性筛选. 王军,李筠,王龙,任立凯,刘耀鸿,迟铭,浦汉春. 2009

[4]小麦脂质转运蛋白基因TaLTP克隆及功能分析. 李倩,王景一,毛新国,李昂,高丽锋,刘惠民,景蕊莲. 2015

[5]不同浓度盐胁迫对小麦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刘丹,王建贺,王从磊,梁丹,时晓伟,郑晶晶,冯刚. 2016

[6]抗白粉病耐盐小麦-中间偃麦草附加系‘山农120211’的鉴定. 徐林涛,马莹雪,张超,吴瑕,亓晓蕾,何方,鲍印广,王洪刚. 2014

[7]不同盐浓度胁迫对小麦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英文). 梁丹,王建贺,刘丹,王从磊,时晓伟,吴琴,郑晶晶,冯刚. 2016

[8]植物耐盐基因及小麦耐盐研究进展. 曹丽霞,李子钦,赵存虎,李立新,谢飞. 2005

[9]长江中下游及黄淮冬麦区小麦主栽品种耐盐性评价. 邢锦城,陈超,董静,刘冲,朱小梅,洪立洲. 2017

[10]小麦根部耐盐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时晓磊,严勇亮,石书兵,王继庆,谢磊,张金波,耿洪伟. 2021

[11]基于形态指标和转录组的小麦抗旱与耐盐相关性分析. 盛雨婷,生林山,陆峻一,赵爱菊,李夕梅. 2021

[12]NaCl胁迫下小麦根部耐盐性状QTL分析. 时晓磊,严勇亮,石书兵,张金波,王继庆,谢磊,耿洪伟. 2020

[13]普通小麦转录因子基因TaWRKY35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刘自成,苗丽丽,王景一,杨德龙,毛新国,景蕊莲. 2016

[14]人工海水胁迫下小麦芽期和苗期的耐盐性鉴定方法. 刘妍妍,吴纪中,许璋阳,沈振国,夏妍. 2014

[15]11份新疆小麦品种幼苗耐盐性及相关形态生理特性研究. 曹俊梅,芦静,张新忠,吴新元,周安定,黄天荣,高永红,刘联正,范贵强,哈力旦·依克热木,方辉. 2017

[16]小麦重组自交系不同小麦品系芽期耐性鉴定. 关雅静,张岩,郭生虎,董建立,朱永兴. 2016

[17]小麦的耐盐性及其改良研究进展. 裴自友,温辉芹,任永康,王晋,庄丽芳. 2012

[18]小麦萌发期耐盐性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库尼都孜阿依·吐尔汗,颜安,阿不都克玉木·米吉提,严勇亮,任毅,时晓磊,耿洪伟. 2021

[19]高盐胁迫下小麦幼苗离子吸收动态及耐盐性筛选. 董宏图,解超杰,侯佩臣,李爱学,王晓冬. 2021

[20]小麦耐盐基因的标记和标记的克隆. 翁跃进,陈道明.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