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花期抗虫杂交棉及其亲本叶片基因表达差异与杂种优势(英文)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云雷

作者: 赵云雷;喻树迅;张献龙;郭立平;王海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抗虫棉;基因差异表达;杂种优势;盛花期

期刊名称: 遗传学报

ISSN: 0379-4172

年卷期: 2006 年 33 卷 10 期

页码: 948-956

收录情况: SC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DDRT-PCR技术,以棉花盛花期项尖叶片cDNA为材料,对上海生物工程公司合成的专用于基因差异显示分析的3个锚定引物和全套26个随机引物进行筛选,最后选择了15个扩增差异带丰富的随机引物。采用3个锚定引物和这15个随机引物组成的45对引物组合对24个抗虫棉杂交组合及其10亲本盛花期叶片cDNA进行扩增和差显, 2次扩增重复率达70.1%,表明在扩增过程中存在较高的假阳性,通过重复PCR扩增,统计稳定扩增的条带,可减少假阳性干扰。根据基因表达方式,将其划分5种模式:M1为双亲表达沉默,双亲出现条带而杂种没有条带; M2为单亲表达沉默,带仅出现在亲本之一,包括仅母本有带而父本和杂种无带和仅父本有带而母本和杂种无带2种表达方式;M3为杂种特异表达,带仅出现在杂种,双亲无带;M4为单亲表达一致,带在双亲之一和杂种中出现,而在另一亲本中不出现,包括母本、杂种中有带而父本无带和父本、杂种中有带而母本无带2种方式;M5为基因表达一致,带在双亲和杂种中均出现。差显表达模式比例与产量性状和杂种优势分析表明:M4与所有产量性状均呈正相关,并且与单位面积铃数相关达显著水平,其他各种模式与杂种产量性状表型值均未达到显著水平;M2与单位面积铃数杂种优势呈显著负相关,M3与皮棉产量杂种优势早显著正相关。上述结果表明,盛花期叶片中的基因显性表达和杂种特异表达有利于产量形成和杂种优势发挥。

分类号: S562

  • 相关文献

[1]利用DD-PCR技术研究扬稻6号基因的差异表达. 戴正元,陈建民,肖宁,李爱宏,刘广青,潘存红. 2008

[2]扬稻6号差异表达基因与杂种优势关系分析. 张洪熙,戴正元,陈建民,肖宁,李爱宏,潘存红,刘广青,周长海,夏广宏. 2008

[3]植物杂种优势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文定青,姚全胜,王松标,魏永赞,石胜友,王一承,梁清志. 2015

[4]不同优势抗虫棉杂交组合不同生育期基因表达差异初探. 喻树迅,赵云雷,郭立平,张献龙,苗成朵,王海林. 2007

[5]基因差异表达分析方法及其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苏在兴,高闰飞,李强. 2017

[6]抗虫棉数量性状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关系的研究. 郝德荣,何林池,刘水东,周金凤,邢建美,黄昭平. 2008

[7]9个抗虫棉品系的杂种优势及其产量性状配合力分析. 张安红,王志安,肖娟丽,罗晓丽. 2015

[8]辣椒盛花期喷施硫酸锌对其生物学性状及经济产量的影响. 赖卫,涂祥敏,杨红,刘崇政,杨万容. 2012

[9]黔引普那菊苣开花特性及种子形成规律. 韩永芬,舒健虹,陈培燕. 2009

[10]苹果新品种-望山红. 王德生. 2008

[11]棉花苗期到盛花期倒四叶激素变化研究初报. 李莉,黄子蔚,陈冠文,王军,田建华,李中军. 2006

[12]盛花期渍水对不同耐湿性芝麻品种氮素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李国强,张建涛,胡峰,周萌,陈丹丹,郑国清. 2020

[13]芝麻株高和叶龄对盛花期渍水响应的定量分析. 李国强,张建涛,李亚丽,周萌,陈丹丹,胡峰,辛银平,郑国清. 2020

[14]适宜贵州山区种植的绿肥用油菜品种筛选. 罗庆川,邹成华,樊庆,曾家玉,饶勇. 2018

[15]AtDREB1A基因过量表达对马铃薯盛花期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贾小霞,汪世刚. 2017

[16]103份桃种质在南京地区的需冷量和需热量研究. 张明昊,严娟,蔡志翔,沈志军,马瑞娟,张春华,徐子媛,俞明亮. 2021

[17]不同株型芝麻种质湿害后产量性状研究及耐湿性评价. 孙建,张秀荣,张艳欣,王林海,黎冬华. 2010

[18]提高大棚杏坐果率的十项措施. 高华君. 2004

[19]5个苹果专用授粉品种植物学特征与生物学特性研究. 王贵平,薛晓敏,陈汝,王金政. 2015

[20]不同大丽花品种盛花期光合色素含量的变化. 冯立娟,苑兆和,尹燕雷,招雪晴,张承安.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