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P21基因表达下调对斑马鱼心脏环化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兰

作者: 刘兰;谭宇亭;张攀;廖芸茜;徐颖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心脏环化;基质金属蛋白酶21;斑马鱼;吗啡啉反义寡核苷酸

期刊名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ISSN: 1000-5404

年卷期: 2017 年 05 期

页码: 430-43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1(matrix metallopeptidase 21,MMP21)基因表达下调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在斑马鱼胚胎1~2细胞期采用显微注射吗啡啉反义寡核苷酸(morpholino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MO)的方法下调MMP21基因的表达。10体节期用RT-PCR方法检测MMP21-MO的有效性。设置0.5、0.75、1 mmol/L和1.5 mmol/L 4个不同浓度梯度的MMP21-MO注射组,以标准对照吗啡啉反义寡核苷酸(Con-MO)注射组和野生型(WT)组为对照。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各组斑马鱼胚胎发育情况,统计分析不同注射浓度斑马鱼胚胎死亡以及畸形数量。整胚原位杂交检测心脏特异性标志物(cardiac myosin light chain 2,cmlc2)在受精后28 h(hours post fertilization,hpf)及受精后48 h的表达,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受精后72 h斑马鱼胚胎心脏,分析各时间点斑马鱼心脏环化情况。通过计数各组斑马鱼胚胎受精后24、48及72 h心率和测量各组胚胎受精后72 h时心室收缩分数(ventricular shortening fraction,VSF),评价MMP21基因表达下调对斑马鱼心脏功能的影响。结果 MMP21-MO能够有效抑制MMP21基因的表达。MMP21-MO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1 mmol/L MMP21-MO注射组胚胎畸形率最高,死亡率较低,畸形主要表现为心前区水肿、心脏环化异常、心脏搏动减弱和心率减慢。整胚原位杂交结果显示MMP21基因的表达下调导致心脏特异标志物cmlc2 mRNA在受精后28 h和受精后48 h时期异常表达,提示心脏环化前期阶段(cardiac jogging)和心脏环化(cardiac looping)过程异常。受精后72 h体视显微镜下观察斑马鱼心脏形态同样发现MMP21-MO注射组斑马鱼心脏环化异常。与对照组比较MMP21-MO注射组胚胎心率减慢,心室收缩分数下降。结论 MMP21基因表达下调导致斑马鱼心脏环化异常及心功能受损,MMP21基因可能在斑马鱼心脏环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分类号: R614

  • 相关文献

[1]基于模式生物斑马鱼Nrf2的相关研究进展. 刘毅,李丽,程磊,吴琼,李炳生. 2018

[2]3种三唑类杀菌剂对斑马鱼的毒性研究. 葛婧,蒋金花,蔡磊明. 2018

[3]丁草胺及其复配剂对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与安全性评价. 曾兆华,林涛,林岭虹,方慧玲,朱珍珍,杨广,游泳. 2019

[4]戊唑醇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及生物富集效应. 吴迟,刘新刚,何明远,董丰收,徐军,吴小虎,郑永权. 2017

[5]咪鲜胺和多菌灵对斑马鱼联合毒性效应. 李健,吴声敢,赵慧宇,杨桂玲. 2019

[6]饲料中添加裂殖壶菌对斑马鱼抗创伤弧菌感染的影响. 陈华,张丽娟,李素一,柯翎,陈叙,林晨韬. 2019

[7]叶菌唑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及生物富集效应. 李如美,戴争,王维,张霞,郇恒尚,李丹丹,高宗军. 2019

[8]20%精喹禾灵乳油对3种环境生物的毒性评价. 武玉国,张杰,张振,王洪祥,姜莉莉. 2020

[9]基于Bytetrack的多目标跟踪算法在斑马鱼毒性行为识别中的应用. 赵海翔,崔鸿武,黄桢铭,王磊,李皓,崔正国,曲克明. 2024

[10]嗜酸乳杆菌对斑马鱼子代幼鱼免疫功能的影响. 张羽,盛洁,李青,余强,邓扬,卿素珠,何夙旭. 2013

[11]夹竹桃叶乙醇提取物对斑马鱼的毒性评价. 陈建明,何月平,张珏锋,陈列忠. 2011

[12]手性农药丁氟螨酯对斑马鱼胚胎的选择性发育毒性. 高腾飞,李敏敏,孔志强,王瑞,全蕊,张嘉,李瑞瑆,叶丰,Frédéric Francis,王凤忠,范蓓. 2021

[13]中国七种水生动物源无乳链球菌的分子特征及其对斑马鱼的致病性. 张德锋,可小丽,刘志刚,王世锋,袁伟,石存斌,卢迈新. 2017

[14]β-氯氰菊酯对斑马鱼胚胎的发育毒性. 徐永学,刘丽丽,王健,闫艳春. 2013

[15]Tgf2转座系统在转RFP基因斑马鱼上的应用. 吴芳,叶星,邹曙明,张莉莉,孙成飞,田园园,白俊杰. 2014

[16]条件性诱导转基因斑马鱼卵细胞的凋亡和消融. 周莉,王芳,刘春,梁惜梅,姜兰,李凯彬. 2016

[17]利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斑马鱼ifi30基因. 曹顶臣,佟广香,吕伟华,孙志鹏,匡友谊,郑先虎,孙效文. 2016

[18]3种农药亚致死浓度对斑马鱼AChE和EROD活性的影响. 赵于丁,徐敦明,范青海,刘贤进. 2008

[19]生物柴油与苯对几种环境生物活性的测定. 吴仁海,职倩倩,苏旺苍,鲁传涛,孙润红,朱昆,闫培培. 2015

[20]大豆异黄酮对鱼类免疫增强作用的初步研究. 黄桂菊,喻达辉,郭奕惠,王小玉.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