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代谢组学分析'秋香'核桃贮藏期间脂肪酸的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许海峰

作者: 许海峰;陈新;张士刚;相昆;张美勇;徐颖;王贵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核桃;代谢组学;贮藏温度;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

期刊名称: 园艺学报

ISSN: 0513-353X

年卷期: 2021 年 011 期

页码: 2161-217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秋香’核桃为试材,设置常温贮藏1年(CS)、4℃低温贮藏1年(LS)和未贮藏(WS)3个处理,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定性定量分析核仁脂肪酸。结果表明:常温贮藏与未贮藏比较组样品共筛选到差异代谢物969个,而低温贮藏与未贮藏比较组共筛选到975个;通过变量权重值筛选(VIP>1),与未贮藏相比,常温贮藏核桃差异代谢物有35个,而低温贮藏的有31个,其中硬脂酸含量均降低,亚油酸和α–亚麻酸在常温贮藏核桃中明显降低,但油酸含量却稍有增加,在低温贮藏中油酸、亚油酸和α–亚麻酸无明显变化差异,此外,在常温贮藏核桃中还检测到泛醌类代谢物下调,而在低温贮藏中角质类物质增加。KEGG通路分析发现差异代谢物主要参与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及α–亚麻酸和亚油酸的代谢,还有部分参与角质和泛醌类物质的合成。代谢物之间相关性分析表明,不饱和脂肪酸与泛醌类物质存在正相关关系,硬脂酸与角质存在负相关关系。综上,常温贮藏核桃泛醌类物质降低,抗氧化能力下降,α–亚麻酸和亚油酸氧化减少,而低温贮藏可抑制α–亚麻酸和亚油酸氧化减少,并提高角质含量适应低温环境。

分类号: S664.1

  • 相关文献

[1]核桃不饱和脂肪酸总量预测线性与非线性模型. 李群,尹蓉,张倩茹,王贤萍,胡晓军,高忠东,王振,殷龙龙. 2018

[2]对西藏不同居群野生牡丹籽油的主要脂肪酸成分分析. 崔永宁,张姗姗,赵凡,格桑平措,魏小豹,薛璟祺,王顺利,张秀新,曾秀丽. 2020

[3]美国扁桃油脂肪酸成分分析. 李慧峰,王孝友,王海波,何平,杨建明,李林光. 2014

[4]四种油料作物中脂肪酸的测定. 董煚,李晓蓉. 2010

[5]核桃炭疽病发生相关的酚类物质代谢分析. 陈新,王敏,傅茂润,王贵芳,相昆,刘庆忠,焦文晓,张美勇,许海峰. 2021

[6]不同核桃品种脂肪酸组分的化学计量学分析. 李群,张倩茹,尹蓉,王贤萍,胡晓军,高忠东,段泽敏. 2017

[7]核桃油酸脱氢酶基因JrFAD2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敬丹,骆翔,陈利娜,夏小丛,杨选文,李好先,王企,曹尚银. 2020

[8]核桃群体核仁脂肪酸组成分析. 王贵芳,相昆,穆清泉,韩玉涛,张美勇,徐颖,许海峰,刘庆忠,陈新. 2021

[9]生物膜与果树抗寒性. 王善广,张华云,郭郢,孙秀兰,皮钰珍. 2000

[10]尿素包合法提纯西瓜子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 张文文,杨敬辉,吴琴燕,肖婷,狄华涛,陈宏州. 2011

[11]蚕蛹油成分及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徐有海,孙波,叶楚华. 2011

[12]日粮脂肪酸来源对动物产品中不饱和脂肪酸影响的研究进展. 马燕芬,高民,卢德勋. 2010

[13]△12-脂肪酸脱氢酶及其编码基因研究进展. 刘永红,张丽静,张洪荣,傅华. 2011

[14]发酵法生产脂肪酸的研究. 马荣山,郑燕,徐国华,张翠霞. 2004

[15]植物抗寒基因及其在品种改良中的应用. 刘汉梅,张怀渝,谭振波,黄玉碧. 2005

[16]烹饪方式对胡麻油不饱和脂肪酸的影响. 牛艳,吴燕,李彩虹,王晓菁. 2019

[17]瘤胃中不饱和脂肪酸生物氢化的研究进展. 赵小伟,王加启,卜登攀,崔海,李旦,周凌云,李发弟. 2010

[18]不饱和脂肪酸经氧化反应形成反式脂肪酸机理研究进展. 姚梦莹,梁倩,崔岩岩,黄午阳,郑晓燕,张伟敏. 2020

[19]植物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及调控. 王利民,符真珠,高杰,董晓宇,张晶,袁欣,蒋卉,王慧娟,李艳敏,师曼,张和臣. 2020

[20]小杂粮及膳食纤维的研究与发展. 刘森.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