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S-SPME-GC-MS的不同品种普洱熟茶香气成分的比较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苟祎

作者: 苟祎;夏丽飞;张艳梅;田易萍;仝佳音;陈林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普洱熟茶;茶树品种;香气成分;陈香;甜香;花香

期刊名称: 现代食品科技

ISSN: 1673-9078

年卷期: 2023 年 39 卷 010 期

页码: 278-28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解析云南优良茶树品种的普洱熟茶的香气品质和成分特点,该研究选择云抗10号、清水3号、紫娟和勐海大叶种的一芽二三叶经晒青、渥堆发酵制成的普洱熟茶,进行了感官审评,并基于HS-SPME-GC-MS检测,利用方差分析、热图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等方法分析不同品种间的成分异同.云抗10号主要呈现陈香,清水3号为陈香甜香,紫娟为甜香花香,勐海大叶种为陈香花果香木香.共鉴定出82个挥发性成分,从云抗10号、清水3号、紫娟和勐海大叶种中分别鉴定出68、56、54和54个挥发性成分.紫娟香气成分中酮类化合物占比最高,其他三个品种都是甲氧基苯类占比最高.不同品种间的香气成分及相对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基于OPLS-DA模型筛选出 13 个标志差异性香气成分,其中甲氧基苯类是陈香的重要标志性成分,β-紫罗兰酮和β-紫罗兰酮环氧化物是紫娟花香甜香的重要贡献者.综上,4 个品种普洱熟茶的香气品质各具特色,筛选出的 13 个香气成分在各品种的含量差异可能是其品质差异形成的重要原因.

分类号: TS272.5`O657.63

  • 相关文献

[1]陈香普洱茶的香气成分研究. 吕海鹏,钟秋生,林智. 2009

[2]"春闺"绿茶香气成分鉴定分析. 钟秋生,林郑和,陈常颂,单睿阳,陈志辉,游小妹. 2021

[3]不同紫芽茶叶香气成分分析. 吴玲玲,梁光志,张秀芬,冯红钰,罗莲凤,覃仁源,李子平,莫小燕,刘汉焱. 2021

[4]基于GC-MS对中茗66和龙井43的香气成分比较分析. 韦康,王丽鸳,余继忠,郑旭霞,阮丽,成浩. 2019

[5]信阳群体种与2个特色茶树品种信阳毛尖茶香气成分分析. 尹鹏,刘盼盼,刘威,郭桂义,杨转. 2017

[6]基于HS-SPME-GC-MS和OAV分析黄山地区不同茶树品种红茶香气的差异. 杨霁虹,周汉琛,刘亚芹,王辉,黄建琴,雷攀登. 2022

[7]普洱茶理化品质及特征“陈香”物质基础研究. 王秋霜,吴华玲,凌彩金,陈栋,操君喜. 2017

[8]基于电子鼻的六堡茶"陈香"香味识别模型建立. 温立香,冯春梅,张芬,李建强,黎新荣,袁冬寅,赵媛. 2021

[9]影响普洱熟茶香气品质的关键香气成分分析. 吕海鹏,张悦,杨停,施江,林智. 2015

[10]普洱熟茶化学成分与品质特性相关性分析. 白晓丽,张建勇,江和源,李长文,张晨霞. 2017

[11]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普洱熟茶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的抗衰老作用. 雷舒雯,张智芳,谢桂华,山波,苗玥,赵春燕,陈德洪,侯艳,龚加顺. 2023

[12]FTIR结合曲线拟合分析用于普洱熟茶陈化过程的研究. 李栋玉,时有明,易时来. 2015

[13]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多酚降脂作用比较研究进展. 李云娜,王凯博,赵碧,潘联云,刘本英. 2024

[14]摇青花香条形红茶静置试验. 申东,何萍,彭忠,郑文佳. 2016

[15]基于转录组测序的文心兰花香形成分析. 陈艺荃,方能炎,叶秀仙,罗远华,钟淮钦,黄敏玲,樊荣辉. 2022

[16]杂交兰花色花香生物合成途径的转录组分析. 孔兰,樊荣辉,林榕燕,叶秀仙,林兵,钟淮钦. 2021

[17]花香型桂热2号黄茶的研制. . 2019

[18]花香型红茶红螺春加工新技术研究. 赖兆祥,苗爱清,孙世利,庞式,黄国资,吴家尧. 2010

[19]植物花香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张强,田彦彦,孟月娥,李艳敏,王慧娟,王利民,赵秀山. 2009

[20]月季组学及其开花习性和花香性状研究进展. 李淑斌,王炜佳,吴高琼,余春霞,唐开学,王四清,戴思兰.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