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在植物基因组学与作物育种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侯祥英
作者: 侯祥英;崔运鹏;刘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植物基因组学;作物育种;深度学习;图深度学习;综述
期刊名称: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ISSN: 1002-1248
年卷期: 2022 年 008 期
页码: 4-18
摘要: [目的 /意义]随着单细胞测序、高通量技术的突破,植物基因组学也取得了巨大进步,可以低成本获取多维全基因组分子表型的海量数据。深度学习技术可以作为强大的数据挖掘工具对获取的分子表型进行进一步预测和解释。当前研究表明,深度学习在植物基因组学与作物育种研究任务中取得显著效果。但目前尚缺乏对于深度学习在植物基因组学中应用的完整综述。[方法 /过程]本文首先概述了深度学习方法背景,包括最新的图神经网络;随后着重从基因特性、蛋白质特性方面综述了基因组学和深度学习交叉领域的两个突出问题:1)如何对从植物基因组DNA序列到分子表型的信息流进行建模?2)如何使用深度学习模型识别自然种群中的功能变异?[结果 /结论]本文总结了当前研究中如何应用传统深度学习算法、图深度学习、生成对抗网络以及可解释性AI等方法解决上述两个问题。最后分析了深度学习在未来植物基因组学研究和作物遗传改良中的发展前景。
分类号: S336
- 相关文献
[1]植物复杂基因组与泛基因组研究现状与展望. 王英豪,余嘉鑫,唐海宝,张兴坦. 2024
[2]山西农业生物育种创新平台建设的 实践与思考 -以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王和平,刘彩虹,古兆明,孙振. 2017
[3]挤杀草剂基因作物育种. 代正福. 1997
[4]数量性状相关时的基因(有效因子)模型及其参数估计. 姜力孚,郑维敏,陈剑,刘国健,张秀和,王振圻. 1995
[5]直立穗型水稻的研究:Ⅰ.直立穗型水稻形态性状表现及其与产量性 …. 高士杰,陈温福. 1999
[6]荷兰农业及作物育种简介. 王庆南. 2006
[7]不同能区重离子束在小麦育种上的比较研究. 颉红梅,卫增泉,张金莲,韩光武,李文建,周光明,高清祥,黄涛,李强,党秉荣,王菊芳,蔡喜臣,何静. 1998
[8]细胞工程技术在作物育种上的研究与应用新进展. 李培夫,李万云. 2006
[9]农作物育种中的综合评判方法. 柏流芳,吕黄珍,朱大洲,周光华,张新伟,王成,屠振华. 2013
[10]粮食作物育种方向探讨——以河南省为例(英文). 解宗方. 2012
[11]浅谈农作物育种的基本要点. 刘定富,赵健,应继锋. 2020
[12]作物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彭选明,彭伟正. 2016
[13]作物低植酸育种研究进展. 赵建军,许泽永,方小平. 2003
[14]基因组编辑技术应用于作物遗传改良的进展与挑战. 王福军,赵开军. 2018
[15]苗期标记性状在我国作物育种及种子纯度鉴定上的研究应用进展. 马双武. 2011
[16]作物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的现状与展望. 王亚琦,孙子淇,郑峥,黄冰艳,董文召,汤丰收,张新友. 2018
[17]农作物多目标育种综合选择方法研究初报. 毛荣锋,黄述祖,张天佑,魏一平. 1993
[18]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作物形态生理及育种的影响. 王阳,高士杰,李继洪,胡喜连. 2009
[19]植物基因上游开放阅读框的研究进展. 薛皦,朱庆锋,冯彦钊,陈沛,刘文华,张爱霞,刘勤坚,张琪,于洋. 2023
[20]基因组选择育种探讨. 吴建忠.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2023年河南省主要花生产区精准调控技术应用研究
作者:张俊;臧秀旺;张朋磊;张曼;郝西;刘娟;丁国辉;刘兵;崔亚男;刘梦雅
关键词:
-
花生精准调控技术应用效果
作者:张俊;臧秀旺;高伟;张朋磊;张曼;郝西;刘娟;刘兵;崔亚男;刘梦雅
关键词:
-
PEG模拟干旱胁迫下花生品种萌发期抗旱性综合评价
作者:崔亚男;郝西;刘娟;张俊;高伟;张朋磊;刘梦雅;张曼;刘兵;刘海礁;臧秀旺
关键词:花生;干旱胁迫;萌发期;抗旱性;综合评价
-
藜麦种质资源氨基酸组成及营养价值分析
作者:吕二锁;吴晓华;刘志萍;刘锦川;刘娟;赵轩微;叶君
关键词:藜麦;氨基酸;FAO/WHO理想蛋白标准;蛋白质营养价值
-
四川省乡村产业的演进历程、逻辑及发展走向-基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H村和F村的田野调查
作者:常洁;张雯鑫;刘娟;夏小江
关键词:乡村产业;历史变迁;城乡关系;四川省
-
优质高产春小麦新品种农麦A592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赵轩微;叶君;张海斌;刘娟;吴晓华;崔国惠;李元清;王小兵
关键词:春小麦;农麦A592;选育;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
成年态柑橘枝条外植体无菌化培养研究
作者:张平;刘娟;胡其军;张玉婷;孔佑涵;吴娟娟
关键词:柑橘;成年态外植体;污染率;茎尖嫁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