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乌龙茶感官品质分析与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高士伟

作者: 高士伟;龚自明;宗庆波;叶飞;郑鹏程;匡胜;王胜鹏;王雪萍;曾维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湖北省;乌龙茶;感官品质;评价

期刊名称: 湖北农业科学

ISSN: 0439-8114

年卷期: 2014 年 53 卷 23 期

页码: 5765-5768+577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全面掌握湖北省乌龙茶产品质量状况,连续3年(2010-2012年)收集湖北省内76个有代表性的乌龙茶样品,按照湖北省乌龙茶审评方法进行感官审评。结果表明,乌龙茶整体品质较好,其中综合得分均值在90分以上的产区有10个,占50%,丹江口、鹤峰、黄陂、夷陵、宜都、五峰、咸丰单个样品品质最佳;制茶品种11个,其中乌龙茶品种占55%。铁观音加工的商品茶最多,占41%。乌龙茶品种制优率较高。单个样品中金观音、铁观音、黄棪、群体种和青心乌龙,得分均在93分以上,表现突出;外形方面,整体品质优异,得分90分以上的商品占62%,其外形特征以颗粒状为主,紧结、重实、油润为佳;内质方面,按照90分以上的样品各内质指标所占分值比例来看:汤色>香气>叶底>滋味。汤色最优,以"嫩黄或蜜黄明亮"为佳。香气尚可但不突出,以"花香浓郁或花香显"为优。部分产品滋味突出,以"醇厚爽口或浓醇"为最佳。叶底尚可,以"肥、软、亮"为佳。

分类号: TS272.5

  • 相关文献

[1]不同产区乌龙茶感官品质与茶汤化学成分分析. 蔡烈伟,许勇泉,周炎花,吴士彬. 2016

[2]九龙袍品种乌龙茶加工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的变化. 钟秋生,林郑和,陈常颂,单睿阳,陈志辉,游小妹. 2015

[3]复方保健乌龙茶配方优化试验. 许俊铭,凌彩金. 2007

[4]福建乌龙茶园土壤速效氮磷钾丰缺指标与肥力状况评价. 李娟,章明清,尤志明,章赞德,姚建族,苏火贵,刘辽源. 2018

[5]2018年湖北省水稻区试品种的品质分析与评价. 丁华,顾见勋,王婧,刘姣,黄紫嫣,杨洁. 2019

[6]湖北省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及评价系统设计与实现. 杜要军,夏颖,范先鹏,陈勇,吴茂前,张富林,刘冬碧,熊桂云. 2016

[7]兰州百合营养品质分析评价. 李瑞琴,于安芬,白滨,黄铮,李婷. 2021

[8]乌龙茶做青过程中香气组成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品质的关系. 黄福平,陈荣冰,梁月荣,陈伟,陆建良,陈常颂,游小妹. 2003

[9]乌龙茶品系比较鉴定与选择. 郭吉春,叶乃兴,何孝延,黄修岩. 1994

[10]乌龙茶新品种在不同区域的经济性状表现──黄观音、金观音区域试验报告(1990-1997). 郭吉春,张文锦,叶乃兴,何孝廷,黄福平,王国兴,徐斌,刘峰,林森知,郑秀琴,林国进,黄日和,邹荣然,黄剑锋. 1997

[11]高香型优质乌龙茶新品系瑞香选育简报. 陈荣冰,黄福平,陈常颂,游小妹. 2004

[12]冷冻干燥技术在乌龙茶加工中的初步应用. 叶乃兴,杨如兴,杨广,张方舟,王振康. 2004

[13]做青强度对做青叶蛋白质组成、多酚氧化酶和酯酶同工酶谱的影响. 黄福平,梁月荣,陈荣冰,陈伟,柯玉琴,陆建良. 2004

[14]乌龙茶做青过程脂质过氧化作用及其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黄福平,陈伟,陈荣冰,柯玉琴,梁月荣. 2002

[15]乌龙茶新品种区域试验初报. 郭吉春,张文锦,叶乃兴,何孝延,黄福平,王锐清,林国进,林森知,郑秀琴,黄日和,邹荣然,黄剑锋,陈德华,王国兴,陈思奇. 1995

[16]乌龙茶品种与品质关系的研究进展. 林郑和,郝志龙,陈良城,高水练. 2004

[17]做青强度对乌龙茶做青叶生化成分含量的影响. 黄福平,陈伟,陈洪德,陈荣冰. 2002

[18]‘丹桂’乌龙茶不同做青环境主要生化成分的变化. 游小妹,钟秋生,陈常颂. 2011

[19]福建省乌龙茶、红茶中部分农药残留及日摄入量评估. 林虬,张居德,苏德森,姚清华,颜孙安. 2013

[20]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乌龙茶中5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余宇成,方灵,苏德森,林虬,傅建炜,罗超.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