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翻、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稻田水分渗漏和氮素淋溶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瑾瑜
作者: 王瑾瑜;程文龙;槐圣昌;武红亮;邢婷婷;于伟家;武际;李敏;卢昌艾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稻-麦轮作;耕作方式;有机无机肥配施;水分渗漏;氮素淋溶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20 期
页码: 4385-439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针对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稻麦轮作区常年浅耕与不合理施肥导致的土壤犁底层增厚与土壤板结的问题,研究深耕(打破部分犁底层)与施肥方式对稻田土壤容重、土壤紧实度、土壤水分渗漏量、氮素淋溶量及氮素形态的影响,阐明稻田氮素淋溶量与耕作、施肥方式的响应机制,为稻田合理耕层构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基于2015年安徽省舒城县设置两种耕作方式(旋耕12 cm、深翻20 cm)、3种等氮量施肥方式(仅施化肥处理T1、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处理T2、有机与无机肥配施处理T3)的田间定位试验,2019—2020年监测土壤容重与紧实度以及稻季水分渗漏与氮素淋溶量。(2)通过原状土柱模拟试验,研究深翻30 cm(打破犁底层)对稻田水分渗漏量的影响。【结果】(1)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深翻20 cm较旋耕12 cm降低了耕层土壤容重与紧实度,但没有显著增加水稻生育期的水分渗漏量,仅在分蘖期增加7.4%,孕穗期之后无显著影响。(2)土柱试验结果显示,深翻30 cm(打破犁底层)水分渗漏量较旋耕12 cm和深翻20 cm显著增加,淹水时分别增加19.0%与11.0%,非淹水时分别增加23.0%与21.5%。(3)田间试验水分渗漏液中的氮素主要以硝态氮的形式存在,T3较T1和T2处理在水稻进入孕穗期后显著降低渗漏液中硝态氮的浓度;各施肥处理间铵态氮浓度差异不显著。(4)从整个水稻生育期看,两种耕作方式对氮素淋溶量影响不显著,而3种施肥方式下氮素淋溶量存在明显差异,T3处理降低了氮素淋溶量。深翻条件下T1、T2与T3处理氮素淋溶量分别为10.69、11.74和9.14 kg N·hm-2,旋耕条件下分别为9.83、11.21和8.58 kg N·hm-2。【结论】深翻20 cm可以改善土壤物理性状,但不会增加土壤水分渗漏及氮素淋溶;相同耕作方式下,有机与无机肥配施不会增加土壤水分渗漏与氮素淋溶。因此,在长江中下游黏质且犁底层厚(如红黄壤型)的水稻土区,部分打破犁底层,有机与无机肥配施,可构建深厚肥沃的耕作层,且不会增加水分渗漏和氮素的淋溶。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不同灌溉水量对农田生态系统氮素损失及功能微生物的影响. 吴林亿,王丽丽,杜君,魏义长,王肃,龚玲玄,万博,周其文. 2023
[2]氮肥减施对稻-麦轮作体系作物氮素吸收、利用和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 易琼,张秀芝,何萍,杨利,熊桂云. 2010
[3]不同水分处理对设施马铃薯氮淋洗、水分及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王亚路,滑丽娜,田伟丽,梅旭荣,李玉中,郭家选. 2015
[4]不同水分管理对水稻生长与氮素利用的影响. 沈阿林,刘春增,张付申,陈永安,昆忠男. 1997
[5]优化施氮下稻-麦轮作体系土壤N_2O排放研究. 梁国庆,周卫,夏文建,王秀斌,孙静文,李双来,胡诚,陈云峰. 2010
[6]氮肥减施对稻-麦轮作体系作物氮素吸收,利用和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 易琼,张秀芝,何萍,杨利,熊桂云. 2010
[7]淹水稻田氮素淋溶损失及其控制. 谢晓阳,纪雄辉. 2006
[8]应用RZWQM模型模拟华北玉米土壤剖面水氮迁移及淋溶特征. 薛长亮,张克强,张国印,杨德光,宋帅,王风. 2014
[9]RZWQM模拟小麦-玉米轮作系统氮素运移及损失特征. 薛长亮,张克强,杨德光,张国印,王国平,王风. 2015
[10]不同渗漏条件下尿素用量对水稻生长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英文). 沈阿林,刘春增,张付申,皇甫湘荣,昆忠男. 1997
[11]秸秆还田和氮肥供应对设施番茄土壤肥力与氮素淋溶的影响. 李杨,孙玉禄,刘晓辉,高晓梅,敖静. 2023
[12]不同水肥管理下设施黄瓜地氮素损失及水氮利用效率模拟分析. 孙媛,胡克林,邱建军,江丽华,徐钰. 2013
[13]填闲玉米对京郊设施菜地土壤氮素淋洗影响的模拟分析. 梁浩,胡克林,侯森,邹国元,王磊. 2016
[14]优化施肥对稻-麦轮作系统氮肥利用与氮素平衡的影响. 李国会,黄晶晶,陈尚洪,刘定辉. 2012
[15]有机无机肥配施对麦-稻轮作系统土壤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刘益仁,郁洁,李想,徐阳春,沈其荣. 2012
[16]有机无机肥配施提高麦-稻轮作系统中水稻氮肥利用率的机制. 刘益仁,李想,郁洁,沈其荣,徐阳春. 2012
[17]施用有机肥对莴苣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2013
[18]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砂田西瓜产量、品质及水氮利用率的影响. 杜少平,马忠明,薛亮. 2020
[19]稻秆与紫云英联合还田提高黄泥田氮素利用率和土壤肥力. 王飞,李清华,何春梅,刘彩玲,黄毅斌. 2021
[20]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大蒜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刘灿玉,杨峰,陆信娟,赵永强,张碧薇,樊继德.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一年生野生大豆地理分布研究情况
作者:魏然;崔杰印;杨树;张武;项鹏;位昕禹;王舒;李敏
关键词:野生大豆;地理分布;资源考察
-
氟唑菌酰羟胺和苯醚甲环唑在烟叶中的消解动态及残留分析
作者:李敏;张碰元;熊书斌;黄长权;周军;陈玉珍;张馨文;冯佳;王杰
关键词:氟唑菌酰羟胺;苯醚甲环唑;消解动态;最终残留量
-
基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挖掘甘蓝型油菜油酸含量QTL与SNP分子标记
作者:李敏;方正;陈俊锟;梁龙兵;向阳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油酸含量;QTL;SNP分子标记
-
高碳水化合物饲料添加精氨酸对杂交鳢的生长性能、抗氧化酶活性、肝脏免疫反应及糖代谢相关基因的影响
作者:李培佳;陈冰;李敏;彭凯;胡俊茹;黄文;曹俊明;赵红霞
关键词:杂交鳢;精氨酸;生长性能;血浆生化;抗氧化;免疫
-
我国防治梨小食心虫用农药登记现状
作者:郭培;李敏;高明旭;郭江龙;马爱红
关键词:梨小食心虫;农药登记;问题;建议
-
"猛香系"杜长大三元猪相关屠宰性能、肉质测定的分析
作者:李敏;张云鹏;潘丽;赵元;张琪;郝文杰;李卓珊;哈斯朝鲁;董雅宏;张树敏
关键词:“猛香系”猪;杜长大三元猪;肉质测定;屠宰性能;品质检验
-
无核荔枝僵果病的病原菌鉴定、入侵途径及快速检测技术
作者:王伟博;李松刚;胡美姣;曹学仁;李敏;李焕苓;李芳;高兆银
关键词:无核荔枝;僵果病;病原菌;鉴定;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