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冻害灾情及长势恢复的变化向量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慧芳

作者: 王慧芳;顾晓鹤;董莹莹;王纪华;黄文江;郭伟;王大成;王堃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冻害;生长;恢复;冬小麦;变化向量分析

期刊名称: 农业工程学报

ISSN: 1002-6819

年卷期: 2011 年 27 卷 11 期

页码: 145-150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大尺度监测冬小麦冻害灾情,需要结合受冻后长势监测,以提高冻害监测精度。鉴于温度并非唯一冻害因子,且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易高估封垄前冬小麦覆盖度,该文引入基于多时相植被指数的变化向量分析法,进行冬小麦冻害灾情及受灾后长势监测研究。选取河北藁城2010年冬小麦冻害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多时相环境小卫星数据提取多种植被指数,构建变化向量并分析其动态变化趋势,结合冬小麦冻害光谱特征敏感性分析,建立冻害灾情遥感监测模型,并展开长势恢复程度监测。结果表明,变化向量分析法能有效地反映冬小麦受冻和长势恢复程度及空间分布,在基于多种植被指数建立的变化向量监测模型中,基于光谱结构不敏感指数SIPI建立的模型较精度最高,其冻害监测及长势恢复监测模型精度分别达83.3%、88.9%。因此,变化向量分析法能有效地监测冬小麦冻害灾情与灾后长势恢复情况,同时对其他作物灾害监测提供了途径。

分类号: S512.1`S426`TP79

  • 相关文献

[1]河西走廊应恢复冬小麦规模化种植生产. 刘忠元. 2017

[2]水分胁迫后复水冬小麦根系吸水的恢复. 刘晓英,罗远培. 2002

[3]不同稻秸还田方式对冬小麦产量及冻害的影响. 薛亚光,魏亚凤,李波,潘宝国,刘建. 2017

[4]冬小麦拔节期冻害后高光谱特征. 李章成,周清波,吕新,林海荣,李森. 2008

[5]基于多时相环境减灾卫星数据的冬小麦冻害评估. 董燕生,陈洪萍,王慧芳,顾晓鹤,王纪华. 2012

[6]春季低温冻害下不同栽培因子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马爱平,亢秀丽,靖华,王裕智,刘建华,崔欢虎. 2011

[7]小麦冬春冻害的影响及其对策. 赵广才. 2007

[8]耕地轮作模式遥感监测. 顾晓鹤,潘瑜春,王堃,杨枫,黄文江. 2011

[9]基于变化向量分析的冬小麦长势变化监测研究. 顾晓鹤,宋国宝,韩立建,徐超,潘耀忠. 2008

[10]基于变化向量分析的玉米收获期遥感监测. 王堃,顾晓鹤,程耀东,张竟成,王慧芳,齐迹. 2011

[11]旱后复水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倪胜利,李兴茂,王亚翠,任根深. 2018

[12]丰尔安对冬小麦生长的调节. 李巧云,张彦右,翟彩霞,陈丽莉. 2005

[13]变量施肥条件下冬小麦长势及品质变异遥感监测. 宋晓宇,王纪华,黄文江,阎广建,常红. 2009

[14]不同类型保水剂对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和根系形态的影响. 李中阳,吕谋超,樊向阳,杜臻杰,胡超. 2015

[15]不同水分和覆盖处理对冬小麦生长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张俊鹏,刘祖贵,孙景生,申孝军,刘小飞. 2015

[16]再生水灌溉对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居煇,李康,姜帅. 2010

[17]田间集雨对冬小麦生理、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刘晓英,李玉中,李巧珍,徐春英,孙晓波. 2006

[18]丰尔安对冬小麦生长的调节效应. 李巧云,张彦才,翟彩霞,陈丽莉. 2005

[19]基于可见光图像和卷积神经网络的冬小麦苗期长势参数估算. 马浚诚,刘红杰,郑飞翔,杜克明,张领先,胡新,孙忠富. 2019

[20]不同用量生物炭对冬小麦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李中阳,齐学斌,胡超,吕谋超,杜臻杰,班卓昊,赵志娟.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