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无糖组培关键技术因素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相涛
作者: 陈相涛;陈芳芳;王方;郇伟伟;李洁;李小白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蓝莓;无糖组培;植物生长调节剂;固液比;抑菌剂
期刊名称: 中国果树
ISSN: 1000-8047
年卷期: 2023 年 005 期
页码: 50-5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研究蓝莓无糖组培技术在种苗生产中的关键技术因素,以绿宝石品种的常规组培苗为试验对象,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及浓度、固体基质和营养液比例(固液比)及抑菌剂对蓝莓组培苗生根和污染的情况,以期为今后蓝莓无糖组培方案的进一步优化以及蓝莓产业优质种苗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改良WPM培养基添加1.0 mg/L IBA或1.0 mg/L NAA的营养液配方对蓝莓苗生根效果较好;1.80 L固体基质(蛭石)与1.25 L营养液的比例最佳,二者都能够很好地促进蓝莓苗的生根及增加根系数量和长度;植培净的抑菌效果最好,能够有效降低污染率至13.65%。
分类号: S663.9
- 相关文献
[1]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基质对南高丛蓝莓硬枝扦插生根的影响. 安海山,张学英,蒋爽,徐芳杰,章加应,张丽勍. 2021
[2]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蓝莓扦插成活率的影响. 董顺文. 2016
[3]桃砧木GF677无糖组培生根关键影响因子研究. 张雪冰,王鸿,杨阳,张帆. 2024
[4]盐稻8号遗传转化体系中不同抗生素种类与浓度的抑菌效果研究. 王敬东,马洪文,樊云芳,陈晓军. 2016
[5]乳制品常见致病菌选择性共增菌技术研究. 张巧艳,何腾飞,范萍,平丽英,周育. 2011
[6]切花菊‘白扇’开放式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 朱梦珠,杨惠婷,胡计红,谭艳丽,洪荣钦,林庆良,潘东明,康建坂,佘文琴,陈桂信. 2019
[7]噬菌体复配抑菌剂对三文鱼中沙门氏菌的抑制与保鲜作用. 江艳华,许东勤,姚琳,李风铃,朱文嘉,郭莹莹,张媛,王联珠. 2018
[8]几种抑菌剂对腊肉原料肉的减菌化效应. 黄艳杰,许杨,张泓. 2014
[9]葡萄酒酿造中添加物的功能及其应用进展. 于清琴,焦志刚,蒋锡龙,张颖超. 2019
[10]可降解抑菌食品包装膜的研究进展. 刘芯钥,林琼,陈云堂,崔龙,段玉权,哈益明,李庆鹏. 2019
[11]香菇工厂化栽培中常见霉菌的分离鉴定及抑菌剂筛选. 朱晓玲,章炉军,张俊玲,谭琦,尚晓冬. 2016
[12]防治青枯病工程菌Hrp~-菌株的固体剂型研究. 冉淦侨,田云龙,戴佳锟,张丽,郭萍,朱昌雄. 2014
[13]路易斯安娜鸢尾组培工厂化生产技术研究. 刘慧春,朱开元,周江华. 2010
[14]紫苏褐斑病菌的分离鉴定及抑菌剂的室内毒力测定. 赵刘赵,商志伟,杨小华,罗充. 2021
[15]马铃薯脱毒试管苗污染控制效果研究. 康萍芝,张丽荣,詹虹,沈瑞清,郭成瑾. 2011
[16]天然抑菌剂对哈尔滨红肠贮藏期品质的影响. 李新,程薇,熊光权,吴文锦,丁安子,汪兰. 2015
[17]不同抑菌剂对食源性致病菌抑制作用的研究进展. 张可可,郭大城,张正军,俎建英,曹颖妮,余大杰,胡京枝. 2016
[18]海南"大红"火龙果采后保鲜技术研究. 苏明,彭寿宏,黄建祥,周伟,曾超锋,李洪立. 2022
[19]"贵长"猕猴桃致病菌的鉴定与天然抑菌剂筛选. 石彬,李健英,李咏富,何扬波,冉曜琦. 2023
[20]核桃青皮抑菌剂对葡萄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尹向田,曲静,张子文,汤小宁.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青稞种质资源抗旱性鉴定评价
作者:崔永梅;李洁;张丽;姚有华;姚晓华;吴昆仑
关键词:青稞;苗期;成株期;种质资源筛选;抗旱性综合评价
-
一株野生香菇与'申香215'孢子单核体杂交后代表型多样性分析
作者:徐蒋振;李洁;张帅;董浩然;邵阳浩;章炉军;张丹;宋春艳
关键词:香菇;野生种质;孢子单核体;交配型;多样性;农艺性状
-
基于CNN和Transformer的绿豆干旱胁迫识别模型
作者:蒋东山;刘金洋;张浩淼;李士丛;罗仔秋;余骥远;李洁;陈新;袁星星;高尚兵
关键词:绿豆;干旱胁迫;卷积神经网络;转换器;图像识别;叶绿素荧光图像
-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以来土壤保持功能与植被关系探究
作者:常秀红;欧巧明;王方;谢志军
关键词:土壤保持;植被变化;黄土高原
-
不同灌溉方式的灌溉用水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李婷;修长百;李洁
关键词:灌溉用水效率;生产技术效率;灌溉方式;SFA-Tobit模型
-
不同品种草莓花器与花粉特征变异及SSR遗传多样性研究
作者:忻雅;余霞奎;李小白;余红
关键词:草莓;花器;花粉;SSR标记;主成分分析
-
基于PMMS-Net和叶绿素荧光成像的绿豆叶斑病抗性鉴定方法
作者:李洁;高尚兵;余骥远;陈新;李士丛;袁星星
关键词:绿豆叶斑病;抗性鉴定;叶绿素荧光图像;坐标注意力机制;深度可分离卷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