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新的抗黄矮病易位系的选育与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林志珊

作者: 林志珊;崔志富;辛志勇;杜丽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黄矮病抗性;易位;幼胚培养;基因组原位杂交;SSR标记;STS标记

期刊名称: 2005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作物学会分子育种分会成立大会论文集(一)

ISSN:

年卷期: 2005 年

页码: 1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中间偃麦草2Ai-2染色体携带一个不同于7Ai-1(源于二体附加系L1)的黄矮病抗性基因,将其导入普通小麦是改善和丰富小麦种内黄矮病抗性的重要策略之一。利用2Ai-2(2D)异代换系N452与普通小麦扬麦10号杂交,通过杂种幼胚培养和愈伤组织继代培养诱导体细胞染色体交异,并将再生植株及后代在田间进行黄矮病抗性筛选。在再生植株SC3代中,选择获得一个抗病株较多的株系04Y5579,以中间偃麦草基因组为标记探针,普通小麦中国春基因组为封阻对其中的四个单株进行基因组原位杂交。分析结果表明,04Y5579-2,-3两个单株个具有一对小麦-中间偃麦草臂间易位染色体;04Y5579-4具有一条完整的...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组织培养诱导普通小麦——簇毛麦抗白粉病易位系研究. 李辉,陈孝,辛志勇,徐惠君,马有志. 2005

[2]小麦-鹅观草易位系T7A/1Rk#1的选育与鉴定. 别同德,冯祎高,徐川梅,陈佩度. 2009

[3]小麦-簇毛麦单体异附加材料外源染色体减数分裂行为的研究. 李瑞芬,梁宏霞,赵茂林. 2002

[4]棉花GISH-NOR的初步探讨. 刘三宏,王坤波,宋国立,王春英,刘方,黎绍惠,张香娣,王玉红. 2005

[5]棉花胞质不育恢复系2152R恢复基因分子标记的筛选. 韩宗福,赵逢涛,李汝忠,王景会,申贵芳,王宗文,陈敏. 2011

[6]1BL·1RS特异性分子标记的筛选及其对不同来源小麦品种1RS易位染色体的鉴定. 唐怀君,殷贵鸿,夏先春,冯建军,曲延英,何中虎. 2009

[7]山西冬小麦品种Waxy蛋白分析及分子标记研究. 王海萍,唐朝晖,刘少翔,张兰萍,逯成芳. 2007

[8]利用wx基因分子标记快速鉴定糯性小麦. 曹新有,刘建军,程敦公,汪铁,王东海,宋健民,李豪圣,刘爱峰,赵振东. 2011

[9]普通小麦-奥地利黑麦抗条锈病衍生系NR1121的鉴定. 曾兴权,王长有,刘新伦,吉万全. 2010

[10]应用生物技术向小麦导入黄矮病抗性的研究. 徐惠君,陈孝,林志珊,周广和,钱幼亭,成卓敏,Larkin P J,Banks R,Appels B. 1991

[11]利用中间偃麦草抗病基因同源序列分离黄矮病抗性候选基因克隆. 张增艳,许景升,刘耀光,王晓萍,林志珊,辛志勇. 2004

[12]小麦抗黄矮病相关基因cDNA-AFLP差异表达片段的验证. 赵继荣,李宁,刘红霞,毕阳,张增艳. 2009

[13]抗黄矮病小麦-中间偃麦草易位系基因组可转化人工染色体文库的构建与初步筛选. 王晓萍,张增艳,张群宇,刘耀光,辛志勇. 2002

[14]抗黄矮病小麦-中间偃麦草易位系基因组可转化人工染色体文库的构建及初步筛选. 王晓萍,张增艳,张群宇,刘耀光,辛志勇. 2002

[15]用AFLP标记鉴定带有簇毛麦抗白粉病基因的小麦易位系. 白建荣,刘润堂,郭秀荣,侯变英,PeterLangridge. 2000

[16]小麦-黑麦代换系鉴定及其杂交诱导易位分析. 张利国,张效霏,张树权. 2021

[17]用易位系定位豌豆无蜡粉突变基因w—2. 刘富中,GostimskiiS A. 1999

[18]组织培养创造抗白粉病小麦-簇毛麦染色体易位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李洪杰,李义文,张艳敏,李辉,郭北海,王子宁,温之雨,刘志勇,朱至清,贾旭. 2000

[19]1B/1R易位系——“84059-4-2”的细胞学鉴定. 钟少斌,姚景侠. 1991

[20]普通小麦染色体易位系端体测定的细胞学分析. 钟少斌,徐杰,祝洁,姚景侠. 199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