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区高山林下茶园榆黄蘑间种技术及效益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胡琳玲
作者: 胡琳玲;王远全;黄泽旭;邓敏;高峻;刘翔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榆黄蘑;茶园;间种技术;效益分析;重庆市万州区
期刊名称: 南方农业
ISSN: 1673-890X
年卷期: 2019 年 07 期
页码: 49-52
摘要: 从榆黄蘑的菌包制作、栽培、出菇管理、采收及加工等方面介绍了采用返生态栽培方式在高山林下茶园间种榆黄蘑的栽培技术,并分析间种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结果表明:1)榆黄蘑种植沟深19~20 cm,最深不超过25 cm,菌包入沟后覆盖茶园土2~3 cm。2)出菇管理过程中,温度在15~28℃、空气湿度90%~95%为宜。3)采摘后的榆黄蘑宜保存在3~8℃的冷库中或采用分段梯式温度干燥方式进行初加工,干燥温度以35~60℃为宜。4)通过在林下茶园间种榆黄蘑,重庆市万州区茶园每667 m~2可增加产值2 800元左右,并解决了农闲时茶叶基地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务工问题,促进了万州区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分类号: S571.1`S646
- 相关文献
[1]夏伐桑园间作蜜本南瓜增效技术. 李开林,岳宣. 2006
[2]橡胶林下间种地胆草技术及其效益分析. 郑定华,王秀全,余树华,张以山,范高俊,张志扬,高宏华. 2014
[3]木薯柱花草间种体系固氮机制和生产效益分析. 郑永清,马旭东,李伯松,薛茂富,陈松笔. 2024
[4]北方保护地大棚生料阳畦栽培榆黄蘑技术. 邓春海. 2014
[5]牧草与沼渣混合料栽培榆黄蘑的氨基酸分析与比较. 翁伯琦,应朝阳,江枝和,黄毅斌. 2002
[6]水稻育秧大棚综合利用技术模式. 吴滨. 2014
[7]食用菌菌渣栽培榆黄蘑技术. 韩建东,万鲁长,杨鹏,任海霞,任鹏飞,李瑾. 2014
[8]榆黄蘑10个菌株的农艺性状筛选及评价. 潘春磊,王延锋,黄文,倪淑君,张海峰,盛春鸽,董雪梅,史磊. 2015
[9]吴茱萸枝屑代料栽培榆黄蘑的潜力评价. 叶建强,张芳芳,陈丽新,黄卓忠,蓝桃菊. 2024
[10]吴茱萸枝屑栽培榆黄蘑及其营养和安全性分析. 蓝桃菊,叶建强,张芳芳,黄卓忠,陈丽新,韦仕岩. 2022
[11]不同配比苹果果渣替代木屑栽培榆黄蘑试验. 郭金玲,杨晓华,杜萍. 2015
[12]不同培养料栽培榆黄蘑试验. 曾日秋,汤浩,卢川北,洪建基. 2003
[13]榆黄蘑菌渣中漆酶的提取、酶学性质及应用. 张勇,李青,郑志豪,刘诗美,杨凯. 2024
[14]LED光照射对榆黄蘑生长发育及光谱特性的影响. 刘艺涵,陈晓丽,郑文刚,张馨,高轶楠,郭文忠. 2025
[15]农田防渗渠道的作用和效益分析. 李如荣,许厚棋,金焱鑫,胡译弘,杨玉坤. 1999
[16]烤烟与牧草间作试验效益分析. 曾庆飞,刘正书,孟军江,瞿祥龙,莫本田. 2014
[17]南方山地小流域牧草种植及其在养殖上的效益分析. 陈钟佃,黄勤楼,刘明香,林永辉,黄秀声,唐龙飞. 2009
[18]加快农村沼气开发利用的若干思考. 刘韬. 2006
[19]早春辣椒套种大白菜高效种植模式及其效益分析. 谢双萍,郭惊涛,林宏,李桂莲,李琼芬,傅纪勇,孟平红. 2014
[20]兰州市节能型日光温室结构类型调查及效益分析. 滕汉玮,于威,王钦.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滋味品质的万州区主栽茶树品种绿茶差异分析
作者:李翔;许彦;冯婷婷;张磊;张艳;付勋;胡琳玲;俞滢;杨如兴;聂青玉
关键词:绿茶;品种;滋味品质;川中小叶群体种
-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肥饲兼用型箭筈豌豆种质资源评价
作者:刘翔;韩梅;严清彪;李正鹏;梁高森
关键词:箭筈豌豆;灰色关联分析;相关分析;农艺性状;品质性状;营养性状;固氮能力
-
一次性基施烟草缓控释一体肥对"云烟87"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吴涛;薛钦仁;史晓华;凌爱芬;王晓琳;段旺军;高峻;陈常瑜;赵敏
关键词:一次性施肥;缓控释肥;光合特性;烟草
-
'巨峰'葡萄果实采后质地劣变机理研究
作者:李志文;集贤;闫师杰;王娜;朱志强;刘翔
关键词:巨峰;质地;贮藏;相关性;Pajek分析
-
外源氯吡脲对烤烟上部叶品质的影响及机理分析
作者:董庆;阎轶峰;郭仕平;梁辉;杨兴有;高峻;沈嘉;祖朝龙;姜超强;杨雪
关键词:烤烟;上部叶;开片;氯吡脲;内源激素;信号转导
-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上部烟叶可用性知识图谱分析
作者:杨雪;梁辉;杨兴有;高峻;凌爱芬;郭仕平;夏浩;祖朝龙;姜超强
关键词:文献计量学;上部烟叶;烟叶可用性;烟叶品质
-
万州不同种植区域川中小叶种红茶滋味品质分析
作者:李翔;许彦;冯婷婷;俞滢;胡琳玲;付勋;张艳;杨如兴;张小萍;张磊;聂青玉;何小丽;彭耀仙
关键词:红茶;川中小叶种;滋味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