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NCⅡ遗传交配设计的籼稻抽穗期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徐凯
作者: 徐凯;郑兴飞;张红燕;胡中立;宁子岚;李兰芝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抽穗期;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单倍型;NCⅡ遗传设计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23 年 001 期
页码: 86-10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抽穗期受光温资源和基因网络的共同调控,影响作物产量和品种的地域适应性,通过关联分析鉴定与抽穗期性状相关的显著位点和基因,对解析抽穗期的遗传基础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按照双因素交叉式遗传设计(North Carolina design Ⅱ, NCⅡ)将115份籼稻品种作为父本, 5份不育系作为母本,进行测交,得到了575个F1代的测交群体。对亲本和F1代抽穗期的表型值、亲本品种群体的一般配合力、F1代群体的特殊配合力和超亲优势值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1)共定位到104个关联位点,分布在12条染色体上。其中,第4条染色体上检测到的显著位点最多,为16个。在亲本的抽穗期表型、一般配合力、F1代的抽穗期表型、特殊配合力、超亲优势值5个数据集中分别检测到6、5、15、57和21个。对这5个数据集中的显著关联位点进行表型变异分析,发现在亲本抽穗期表型、一般配合力、F1代抽穗期表型、特殊配合力和超亲优势值这5个数据集中的显著关联位点对表型变异的总贡献率(phenotypicvariation explained, PVE)分别为79.57%、10.51%、33.35%、56.42%和54.86%。其中, 25个位点在多个数据集中被检测到,可能为抽穗期相关的热点区域。(2)通过关联分析得到的显著位点与日本晴参考基因组注释信息比对,共检测到5个已克隆抽穗期基因,其中3个基因与显著关联位点的基因组距离小于200 kb,对这3个基因中的单倍型组合与单个基因的优异单倍型进行比较发现,亲本品种群体中单倍型组合SDG724 (Hap.A)_Hd17 (Hap. E)_Ghd7 (Hap. A)的对应的水稻单株籽粒产量较高,抽穗期较长,该组合中各基因的单倍型对应于单个克隆基因的优异单倍型,表明优异单倍型的聚合的常规稻,具有更高的产量和更长的抽穗期。测交子代未见此情形,测交子代群体中SDG724(Hap.I)_Hd17(Hap.K)_Ghd7(Hap.I)的单倍型组合形式的水稻有适中的抽穗期和较高的产量,说明测交子代的抽穗期遗传机制较父本(常规水稻品种)复杂。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单倍型分析相结合,能利用到多个SNP提供的连锁不平衡信息,提高了基因检测效率,对培育高产的水稻品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分类号: S511.21
- 相关文献
[1]基于MAGIC群体的水稻抽穗期和产量相关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魏秀彩,刘金栋,刘利成,黎用朝,潘孝武,董铮,刘文强,熊海波,闵军,李小湘. 2020
[2]谷子抽穗期基因SiGI的表达与单倍型变异分析. 姚琦,智慧,孟强,袁迪,张彬,刁现民,贾冠清. 2024
[3]基于单倍型肉牛屠宰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 李宏伟,徐凌洋,王泽昭,蔡文涛,朱波,陈燕,高雪,张路培,高会江,李俊雅. 2022
[4]抽穗期高温对水稻产量构成要素和稻米品质的影响及其基因型差异. 郑建初,张彬,陈留根,杜群,秦永生,宋健,张卫建. 2005
[5]水稻籼粳亚种间F1抽期与RFLPs关系的初步研究. 赵明富,徐才国. 1999
[6]不同温光条件下水稻抽穗期QTL的定位与分析. 王军,朱金燕,周勇,杨杰,范方军,李文奇,王芳权,仲维功,梁国华. 2016
[7]水稻抽穗期控制候选基因的SNP/InDel多态性分析. 闫双勇,谭振波,刘学军,苏京平,马忠友,孙林静,卢百关. 2005
[8]水稻抽穗期的光周期调控分子基础研究进展. 魏鑫,曹立荣,杨庆文,曾汉来. 2010
[9]水稻抽穗期基因的精细定位、克隆和生物学功能分析. 郑康乐. 2005
[10]杂交水稻恢复系“HR195”抽穗期的优势表现及基因效应分析. 李耘,况浩池,杨乾华,刘国民,刘明. 1997
[11]4引物分子标记鉴定水稻高光效基因型hd3aKasa. 常远,吴苏亭,杨毅荣,张禹函,秦冠男. 2020
[12]水稻抽穗期的光周期调控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王红波,董华林,郑兴飞,殷得所,查中萍,胡建林,游艾青,周黎,徐得泽. 2020
[13]水稻显性感光抑制基因Su-E1(t)的定位及遗传分析. 周振玲,孙志广,徐卫平,徐艳,杨波,刘艳,王宝祥,江玲,徐大勇. 2020
[14]水稻RZ54/南京11 F_2群体抽穗期QTL分析. 李纯,王超龙,陈赛华,郑天慧,鲁健,崔松,刘宗凯,陈亮明,江玲,周时荣,万建民. 2018
[15]通过生育期基因型选择避免稻瘟病抗性与结实率的遗传累赘. 刘文强,樊叶杨,陈洁,施勇烽,吴建利. 2008
[16]水稻抽穗期遗传与分子调控机理研究进展. 胡时开,苏岩,叶卫军,郭龙彪. 2012
[17]杂交水稻恢复系桂99的抽穗期基因及其效应分析. 张祥喜,周开蓉,汤洁,王凤兰,罗林广,万建民. 2006
[18]甬优12抽穗动态调查及稻曲病预防适期研究. 饶汉宗,罗华池,施通武,李阳,黄世文. 2019
[19]水稻籼粳亚种间F_1抽穗期与RFLPs关系的初步研究. 赵明富,徐才国,胡如英,杨聚宝,谢华安. 1999
[20]一个水稻类树稻突变体(leafy head 3)基因的精细定位. 吴立文,姜华,胡江,胡兴明,高振宇,曾大力,朱观林,董国军,钱前,郭龙彪.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智慧农业及其在设施蔬菜生产中的应用
作者:徐凯;徐兰婷;张怡文;王小迪;詹晓慧;元贤良;姚明华;王飞
关键词:智慧农业;设施蔬菜;物联网技术;智能温室
-
优质中籼光温敏核不育系EK8S的选育及应用
作者:董华林;胡建林;王红波;殷得所;郑兴飞;薛莲;万厚文;吴波;费震江;金卫兵;游艾青;彭宣国;徐得泽
关键词:杂交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EK8S;选育
-
基于感官评价和代谢组学分析叶用枸杞茶
作者:卢丽;周承哲;徐凯;张孟聪;温圣菁;段淋渊;田采云;石碧滢;张波;郭玉琼
关键词:叶用枸杞茶;感官评价;代谢组学;滋味;差异代谢物;多元统计分析
-
外源硒强化对稻米挥发性化合物的影响
作者:田旭宏;邱天赐;郑兴飞;徐德泽;丛欣;吴慕慈;程水源;熊银
关键词:气相色谱-质谱法;硒强化;稻米;挥发性化合物
-
辣椒新品种'鄂香楚7号'
作者:李宁;高升华;姚明华;尹延旭;王飞;徐凯;王小迪;詹晓慧
关键词:辣椒;品种
-
水稻小孢子培养研究进展
作者:查中萍;郭英;殷得所;王红波;胡建林;郑兴飞;董华林;薛莲;胡鹏;罗肖陨;徐得泽
关键词:水稻(Oryza sativa L.);游离小孢子培养;单倍体;胚状体;植株再生
-
'鄂干椒101'高山栽培技术规程
作者:尹延旭;王飞;李宁;高升华;徐凯;姚明华;焦春海;郭斌;范书云
关键词:辣椒;高山;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