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适合机械化种植的高梁品种产量、光合特性及密植潜力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朱凯

作者: 朱凯;张飞;柯福来;王艳秋;李志华;邹剑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种植密度;机械化;高粱;光合特性;物质积累;辽杂37;晋杂34;产量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17 年 16 期

页码: 73-7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以适合机械化种植的2个高粱品种(辽杂37、晋杂34)为试材,研究其种植密度分别为9.0万、10.5万、12.0万、13.5万、15.0万、16.5万株/hm~2时对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群体透光率及生育期的影响。结果表明,辽杂37、晋杂34在种植密度为13.5万株/hm~2时,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相互共同作用效果相对最佳,最有利于获得较高的产量;产量构成因素中,单位面积穗数的变化最为活跃,穗粒质量次之,而千粒质量受种植密度影响较小;辽杂37、晋杂34种植密度为13.5万株/hm~2时,2个品种的叶面积指数分别为3.59、3.49,光合速率较对照变化相对较小;辽杂37、晋杂34这2个品种的密植潜力存在差异,辽杂37群体的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等比晋杂34更具优势,更具密植潜力。

分类号: S514

  • 相关文献

[1]栽培模式对晋杂34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调控效应. 董二伟,王劲松,焦晓燕,武爱莲,南江宽,郭珺,王立革. 2019

[2]种植密度对高粱吉杂137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高悦,李伟,李继洪. 2020

[3]种植密度对适宜机械化栽培高粱品种产量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朱凯,张飞,柯福来,王艳秋,邹剑秋. 2018

[4]不同种植密度与施肥方式对吉杂375产量的影响. 马一铭,胡月,刘禹夫,于维,窦忠玉,张秀荣,曲祥春,闫鸿雁. 2023

[5]不同种植密度对高粱辽杂18号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辛宗绪,刘志,赵树伟,孔凡信,肖继兵. 2015

[6]种植密度对高粱食用杂交种辽杂13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汪由,王恩杰,王岩,杨立国. 2010

[7]种植密度对高梁国窖红1号生育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赵甘霖,刘天朋,张长伟,倪先林,陈国民. 2010

[8]不同种植密度对高粱生长、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王劲松,杨楠,董二伟,王立革,武爱莲,丁玉川,白文斌,焦晓燕. 2013

[9]种植密度对高粱国窖红1号生育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赵甘霖,刘天朋,张长伟,倪先林,陈国民. 2010

[10]不同种植密度对高粱成穗数、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曹雄,梁晓红,黄敏佳,申登高,李占林. 2015

[11]不同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泸糯8号’产量的影响. 赵甘霖,倪先林,胡炯凌,陈国民,丁国祥. 2013

[12]旱地不同种植密度对中晚熟矮秆高粱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刘贵锋,白文斌,赵建武,王金转,郑香萍,申慧勇. 2012

[13]种植密度对矮秆高粱品种绥杂7号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申晓慧. 2016

[14]冀棉958在冀中南棉区适宜种植密度研究. 戴茂华,刘丽英,宋翠婷,李爱国,李积铭,吴振良,柴岳平. 2016

[15]西北旱作区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何海军,王晓娟,寇思荣. 2017

[16]种植密度对夏谷抗倒性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朱灿灿,马春业,秦娜,王春义,李君霞. 2018

[17]种植密度对糜子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闫锋. 2022

[18]施肥量和种植密度对糯高粱黔高7号光合特性、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周棱波,汪灿,陆秀娟,张国兵,徐燕,吴兰英,邵明波. 2016

[19]种植密度对玉米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陈艳萍,孔令杰,赵文明,刘瑞响,张美景,郑飞,孟庆长,袁建华. 2016

[20]硫酸钾复合肥和种植密度对薏苡光合特性、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周棱波,汪灿,张国兵,徐燕,白俊霞,吴兰英,罗海,邵明波.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