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形虫微线体蛋白 6,7,8 与宿主 Spata 3,Dkk2 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卿1

作者: 刘卿1;2;李法财2;杨文彬2;刘国华1;赵权3**;朱兴全1;2??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弓形虫;微线体蛋白;蛋白互作;Spata3;Dkk2

期刊名称: 经济动物学报

ISSN: 1007-7448

年卷期: 2017 年

页码: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为了研究弓形虫微线体蛋白 6(MIC6)、7(MIC7)及 8(MIC8)是否与宿主精子生成相关蛋白 3(Spata3)和 Dickkopf相关蛋白 2(Dkk2)互作,首先从弓形虫 RH 虫株 cDNA 中扩增了弓形虫 MIC6、MIC7 及 MIC8 基因,并从小鼠 cDNA 中扩增了 Spata3 和 Dkk2 基因。然后分别构建 pGADT7-MIC6、pGADT7-MIC7 和 pGADT7-MIC8 捕获载体及pGBKT7-Spata3 和 pGBKT-Dkk2 诱饵载体。利用 ClonTech 公司的 Matchmaker? Gold Yeast Two-Hybrid 系统,将诱饵载体分别转化 Y2HGold 酵母菌,将捕获载体分别转化 Y187 酵母菌,最后通过酵母点对点验证分析弓形虫 MIC6、MIC7和 MIC8 蛋白是否与宿主 Spata3 和 Dkk2 蛋白互作。结果表明:在酵母双杂交系统里 MIC7 和 MIC8 蛋白分别能够与宿主 Spata3 和 Dkk2 蛋白互作,而 MIC6 不能够与宿主 Spata3 和 Dkk2 蛋白互作。

分类号: Q933

  • 相关文献

[1]弓形虫微线体蛋白6,7,8与宿主Spata3,Dkk2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刘卿,李法财,杨文彬,刘国华,赵权,朱兴全. 2017

[2]弓形虫4个假定蛋白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其基本生物功能学研究. 王沛,王萌,李婷婷,郑晓楠,梁勤立,陈小庆. 2022

[3]猪DKK2基因的多态性与母猪产仔数性状的关联分析. 周佳伟,乔木,吴俊静,王孝忠,刘贵生,梅书棋,彭先文. 2020

[4]双分子荧光互补试验研究水稻NH1家族蛋白之间相互作用. 白薇,孙海莲,Mawsheng Chern,Randy Ruan,Pam Ronald,樊明寿. 2011

[5]bZIP转录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及非生物逆境响应的作用. 刘慧洁,徐恒,邱文怡,李晓芳,张华,朱英,李春寿,王良超. 2019

[6]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M蛋白互作的宿主蛋白的鉴定. 王瑞阳,于瑞嵩,陈冰清,李凤平,谢春芳,司伏生,董世娟,李震. 2019

[7]AtATH1转录活性研究及与AtOFP1蛋白互作的免疫共沉淀分析. 张利国,张效霏,王贵江,张树权,常缨. 2021

[8]高羊茅FaFT基因表达、蛋白互作及生物学功能分析. 罗维,牟琼,舒健虹,吴佳海,王小利. 2021

[9]二穗短柄草BdFKF1基因表达、亚细胞定位及蛋白互作分析. 李安,童伟杨,罗维,舒健虹,王小利. 2021

[10]非洲猪瘟病毒D1133L蛋白增加宿主波形蛋白磷酸化而促进病毒在猪巨噬细胞中的复制. 陈玲玲,张婷,郝雨,杨金柯,史喜绢,张大俊,杨行,赵登率,闫文倩,别鑫恬,陈国辉,郑海学,乐涛,张克山. 2024

[11]苹果MdJAZ1基因表达及蛋白互作分析. 安秀红,厉恩茂,李敏,李壮,张修德,程存刚. 2016

[12]大豆锌指转录因子GmDi19-5对高温的响应及互作蛋白的筛选. 赵娟莹,刘佳明,冯志娟,陈明,周永斌,陈隽,徐兆师,郭长虹. 2017

[13]菜用大豆CIPK基因对逆境胁迫及激素的响应特征. 冯志娟,徐盛春,刘娜,张古文,胡齐赞,龚亚明. 2017

[14]蛋白激发子PeaT1互作蛋白的鉴定及功能分析. 邱德文,杨秀芬. 2012

[15]基于Nimble Cloning的新型植物BiFC载体的构建和应用. 曾妍静,沈文涛,庹德财,黎小瑛,言普,高新征,周鹏. 2019

[16]斯里兰卡木薯花叶病毒AC2与拟南芥SGS3蛋白互作研究. 刘雪婷,谢秋贤,刘琳玉,符艳,张秀春,任艳利. 2024

[17]酵母双杂交技术在互作组学中的研究进展. 尹姣,李克斌,曹雅忠. 2012

[18]芥菜SRO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与表达分析. 杨巍,赵丽芬,唐兵,周麟笔,杨娟,莫传园,张宝会,李飞,阮松林,邓英. 2024

[19]黄麻CAMTA1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与AP2/ERF类转录因子相互作用的分析. 张高阳,邓接楼,徐建堂,张超,周越,叶水烽,伍应保,杨锌,蒋蕾,黄思齐,李德芳. 2022

[20]拟南芥液泡分拣蛋白AtVPS25调控植物生长素响应的功能分析. 郭萌萌,陈明,刘荣榜,马有志,李连成,徐兆师,张小红.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