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野螟交尾行为与产卵特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吴菊香

作者: 吴菊香;李长友;孙开珍;张竹青;迟玉成;郑桂玲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豆野螟;交尾行为;产卵特性;温度;性比

期刊名称: 山东农业科学

ISSN: 1001-4942

年卷期: 2025 年 57 卷 003 期

页码: 146-151

摘要: 豆野螟是豆科植物的重要害虫,在我国危害严重。本研究在室内对豆野螟的交尾行为和产卵特性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豆野螟在羽化后2天开始出现求偶行为和交尾活动,羽化后3~5天达到高峰;交尾活动主要发生在21∶00—06∶30间,高峰在23∶00—03∶00,一般一生只交尾一次,部分交尾2~3次,平均交尾时长为53.1 min;在雌雄比1∶1或雄蛾数较多的情况下,交尾率和产卵数较高;在20~27℃范围内,交尾率随温度升高而提高;温度超过25℃时,交尾率在50%以上,平均产卵数在800粒以上;22~27℃雌成虫羽化后第3天开始产卵,第7~8天达到产卵高峰,至第12天产卵数达到总产卵数的80%。研究结果对豆野螟的室内饲养和有效防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分类号: S433.4

  • 相关文献

[1]温度对豆野螟(Maruca vitrata)生长发育的影响. 迟玉成,王绛辉,吴菊香,樊堂群,蒋春姬. 2008

[2]施氏鲟的性腺分化及养殖水温对其性腺分化的影响. 张颖,孙慧武,刘晓勇,孙大江,曲秋芝. 2012

[3]温度对烟蚜茧蜂羽化率、寿命及性比的影响. 张红梅,徐兴才,王燕,陈福寿,杨艳鲜,陈宗麒. 2015

[4]温度对杂合克隆牙鲆性别分化、性比和生长的影响. 唐晓阳,姜宏波,刘海金,孙朝徽,张晓彦,王桂兴,司飞. 2015

[5]寄主和温度对半闭弯尾姬蜂饲养的影响. 陈福寿,王燕,张红梅,杨艳鲜,陈宗麒. 2014

[6]温度对半闭弯尾姬蜂发育和性比的影响. 陈福寿,王燕,李志,侯燕萍,郭九惠,陈宗麒. 2011

[7]不同饲养温度对半闭弯尾姬蜂性比及羽化的影响. 李向永,尹艳琼,赵雪晴,谌爱东. 2013

[8]温度对灰茶尺蠖幼虫龄期数量的影响. 唐美君,李红,张欣欣,姜洪新,王志博,郭华伟,肖强. 2025

[9]褐稻虱求偶鸣声和交尾行为. 张志涛,殷柏涛,陈伦裕,R.C.Saxena. 1991

[10]豆野螟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 柯礼道,方菊莲,李志强. 1985

[11]长豇豆之豇60的主要特性及栽培要点. 汪宝根,鲁忠富,李国景,吴晓花,徐沛,刘永华. 2013

[12]兰州地区混植果园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及产卵特性调查. 张大为,罗进仓,魏玉红,惠娜娜,周昭旭,刘月英. 2017

[13]藜麦田甜菜筒喙象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张金良,杨建国,岳瑾,郭自军,袁志强,魏国树,梅丽,张奥,张桂芬. 2018

[14]稻飞虱在水稻上的产卵特性调查. 吕亮,李培涛,罗举,张舒. 2012

[15]蚜虫减量饲喂对七星瓢虫成虫产卵特性的影响. 彭应力,余佳敏,王勇,刘东阳,刘挺,江连强,龙岗,李斌,谢云波,伍兴隆,郭仕平,蔡鹏,蒲德强. 2024

[16]南极半岛邻近水域南极大磷虾商业捕捞群体的年龄结构时空变化. 左涛,赵宪勇,黄洪亮,夏辉,徐玉成,孙坚强,冯春雷,王新良,朱国平,徐鹏翔,李灵智,陈丹. 2012

[17]瓜螟实验种群的年龄特征和年龄结构. 王金福,丁丰. 1989

[18]柑桔矢尖蚧生物学特性与发生规律研究. 王洪祥,龚洁强,陈国庆,梁克宏. 2003

[19]我国首次发现草地螟卵寄生蜂一暗黑赤眼蜂. 罗礼智,胡毅,康爱国. 2010

[20]我国首次发现草地螟卵寄生蜂—暗黑赤眼蜂. 罗礼智,胡毅,康爱国.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