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NA拓扑异构酶Ⅱ基因部分序列的侧耳属系统发育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黄晨阳

作者: 黄晨阳;李翠新;张金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DNA拓扑异构酶Ⅱ;侧耳属;分类;序列分析;系统发育

期刊名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ISSN: 1672-1810

年卷期: 2009 年 10 卷 04 期

页码: 529-53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对侧耳属(Pleurotus)14个种的14个菌株,亚侧耳属(Hohenbuehelia)1个种和离褶伞属(Lyophyllum)1个种的DNA拓扑异构酶II(EC5.99.1.3)部分序列进行扩增分析。以灰盖鬼伞(Coprinus cinereus)、新型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neoformans)和玉米黑粉菌(Puccinia polysora)等担子菌为外群,采用最大距离法、最大简约法和最大似然法构建侧耳属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作为外群的3个物种独立于所有供试材料;侧耳属菌株作为一大类与供试的离褶伞属和亚侧耳属分开。侧耳属14个种又可细分成6支:可能为侧耳属起源最早的P.flabellatus、P.salmoneostramineus和P.djamor组成一组;P.tuberregium和P.pulmonarius均自成一组;P.abalonus和P.cystidiosus均产生束梗孢,聚为同组;P.eryngiivar.eryngii、P.eryngiivar.ferulae和P.nebrodensis为一组;另一组由P.ostreatus、P.columbinus、P.cornucopiae和P.citrinopileatus组成。按照侧耳属物种菌丝类型的不同,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将该属14个种进行系群划分,单、二系菌丝分属于各个不同的分支中,说明单、二系菌丝均为多系起源,与用28S rDNA序列进行系统分析的结果一致。

分类号: S646.14

  • 相关文献

[1]基于线粒体COI基因序列的挂墩稻弄蝶分类地位研究. 国栋,范骁凌,王敏. 2010

[2]南方灵芝ITS、EF1-α和RPB2序列多态性研究(英文). 韩玉立,王迪,周洁,何晓兰,崔宝凯. 2019

[3]中国鹿类动物分类及系统进化研究进展. 刘汇涛,董依萌,王磊,周永娜,邢秀梅,杨福合. 2017

[4]盔唇瓢虫族(鞘翅目:瓢虫科)系统分类研究进展. 李文景,王兴民,陈晓胜,霍立志,陈炳旭. 2023

[5]艾纳香属系统分类研究进展. 袁媛,庞玉新,王文全,张影波,俞敬波,朱敏. 2011

[6]基于COⅠ和ITS2及16S rDNA基因序列对盾糙璃眼蜱的分子分类与厘定. 王彦龙,罗金,车丽妍,昝晓庆,朱婷婷,赵爱云,任巧云,张振杰,刘光远,齐萌. 2024

[7]鲤肠道寄生岳阳碘泡虫新种的形态特征及系统发育分析. 李鹏,习丙文,陈凯,谢骏. 2017

[8]南方灵芝ITS、EF1-α和RPB2序列多态性研究(英文). 韩玉立,王迪,周洁,何晓兰,崔宝凯. 2019

[9]绿头鸭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分析及河鸭类系统发育. 涂剑锋,黄银花,刘三凤,李宁. 2009

[10]马铃薯甲虫气味结合蛋白的序列和基因表达谱分析. 张方梅,刘杨,李祥瑞,张云慧,程登发,郭文超,吐尔逊·阿合买提. 2019

[11]节瓜Ty1-copia类逆转座子逆转录酶序列的克隆及比对. 赵芹,谢大森,江彪,罗少波,彭庆务,李明珠. 2014

[12]转铁蛋白及其同源类似物cDNA序列比较分析. 龙华,郑英. 2005

[13]苹果蠹蛾体内wolbachia wsp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冯宏祖,王月萍,曹玉,杨明禄,刘慧敏,许建军. 2014

[14]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不同分离株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分析. 刘艳荷,方继朝. 2008

[15]少毛钝绥螨的生物学特性及rDNA ITS序列分析. 黄建华,孙强,杨迎青,兰波,李湘民. 2020

[16]转铁蛋白及其同源类似物CDNA序列比较分析. 龙华,郑英. 2005

[17]不同地理种群灰飞虱基于Co II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 季英华,史文琦,乐文静,刘莉,周益军. 2010

[18]香蕉突脐蠕孢叶斑病菌Brn1基因的PCR扩增与序列分析(英文). 黄思良,覃丽萍,胡春锦,余功明. 2011

[19]转铁蛋白及其同源类似物cDNA序列比较分析. 龙华,郑英. 2005

[20]不同寄主植物上茶黄硬蓟马mtDNACOⅠ序列分析. 黄华,牛黎明,韩冬银,张方平,符悦冠.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