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菊遗传转化再生体系的建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占磊

作者: 刘占磊;黄丛林;张秀海;于荣;吴忠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菊;叶盘;再生体系;筛选压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09 年 37 卷 14 期

页码: 34-35+4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目的]建立高效稳定的甘菊再生体系,并确定卡那霉素和草丁膦的筛选压。[方法]以甘菊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NAA和6-BA建立了甘菊遗传转化再生体系。[结果]在5种芽诱导培养基中,MS3(MS+NAA 0.1 mg/L+6-BA 0.1 mg/L)的再生频率最高,可达98%,其不定芽生根率可达100%。培养35 d后,添加5和10 mg/L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上甘菊再生率为11.3%和1.0%,添加15和20 mg/L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上没有芽的分化;添加0.5 mg/L草丁膦的培养基上甘菊再生率为8.7%,添加1 mg/L草丁膦的培养基上没有芽的再生,添加1.5和2.0 mg/L草丁膦的培养基上没有芽的分化。卡那霉素和草丁膦在甘菊遗传转化中的筛选浓度分别为8.0和0.8 mg/L。[结论]该研究为进行甘菊转基因试验打下了基础。

分类号: S682.11

  • 相关文献

[1]苹果转化细胞的悬浮培养及植株再生. 李玉生,吴永杰,吴雅琴,程和禾,赵艳华,陈龙. 2013

[2]甘菊ClCOL16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初步研究. 陈新娜,张利英,喻锌,陈东亮,黄丛林,李彦慧. 2023

[3]长寿花叶盘离体培养及植株高效再生研究. 陈玉梁,支小刚,张艳萍,张正英. 2004

[4]简化高效外殖体遗传转化系统的建立. 杜杰,范云六. 1988

[5]甘菊ClHSP70与ClHSP90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罗昌,陈东亮,程曦,黄丛林. 2016

[6]百合遗传转化高频直接分化受体系统的构建. 李宏宇,马鸿翔,雷家军,余桂红,周建涛. 2005

[7]大豆子叶节再生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及基因型筛选. 武小霞,李静,姜成涛,刘伟婷,刘淼,李文滨. 2011

[8]苜蓿高频再生体系和转基因体系研究进展. 金淑梅,张月学. 2008

[9]苎麻叶片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刘峰,陈建荣,郭清泉. 2009

[10]鸭跖草组织培养再生体系建立的研究. 时圣凤,王永志,李启云,王金刚. 2012

[11]抗生素对高粱茎尖再生的影响及再生体系的建立. 林凤,张春宇,王洪岩,陈丹,石太渊. 2005

[12]白三叶高频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研究. 齐广勋,杨向东,隋丽,张正坤,郭东全,钱雪燕,邢国杰,杨静,董英山,王金刚,李启云. 2011

[13]十字花科芸薹属作物小孢子胚植株再生体系的研究进展. 谢景,李智军,卢文佳,曾晶. 2015

[14]宁夏优质水稻品种D10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王敬东,马洪爱,马洪文,宋玉霞,陈晓军. 2013

[15]银河I号杨叶外植体再生体系建立. 宋玉霞,黄慧. 2002

[16]西北粳稻成熟胚高频再生体系研究. 孙建昌,马静,杨生龙,朱美静,陈耀锋. 2008

[17]黄瓜子叶节离体体细胞再生体系研究. 魏爱民,杜胜利,赵晶,韩毅科,刘楠,张桂华,崔兴华. 2011

[18]宁夏三个葡萄品种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王敬东,张丽,马洪爱,陈晓军,关雅静,宋玉霞,LI Miao. 2011

[19]宁夏水稻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张丽,王敬东,陈晓军,宋玉霞. 2010

[20]“突尼斯软籽”石榴叶片愈伤组织再生体系的建立. 陈延惠,胡青霞,谭彬,连红可,马海旺,李洪涛,冯建灿.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