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丹百合LlARF12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功能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佳敏

作者: 李佳敏;王梦迪;梁佳惠;张铭芳;杜运鹏;张秀海;李玉舒;于晓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卷丹百合;珠芽;LlARF12基因;表达分析;病毒介导的基因沉默

期刊名称: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0-2340

年卷期: 2024 年 58 卷 002 期

页码: 205-21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究卷丹百合珠芽发生前细胞和组织学层面的变化,讨论卷丹百合珠芽发生的内在机制.克隆生长素响应因子基因LlARF12,为解析LlARF12基因在卷丹百合珠芽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石蜡切片的方法对卷丹百合珠芽器官形成前的叶腋部位进行了组织学观测,从卷丹珠芽形成过程的转录组中筛选得到参与珠芽发生的关键基因LlARF12,克隆得到其编码区(CDS)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进行分析预测,通过qRT-PCR对不同时期、不同种与品种的百合组织中的LlARF12基因进行表达模式分析,并通过VIGS技术对卷丹种球进行LlARF12基因沉默,从而验证其基因功能.[结果]克隆获得LlARF12基因长度为2 346 bp,编码781个氨基酸;qRT-PCR结果显示,LlARF12在珠芽发生的小白点时期表达量显著低于未发生珠芽时期、在S1时期植株茎秆上部表达量显著低于茎秆下部、在能够自然发生珠芽的百合品种中表达量显著低于其他百合品种;沉默LlARF12基因导致卷丹珠芽发生时间提前,且发生的珠芽数量增多.[结论]在卷丹百合珠芽发生的S1时期之前,腋生分生组织已经开始启动,此处靠近表皮的薄壁细胞层数增加、细胞核堆积,并且逐渐产生成熟的维管组织.LlARF12在卷丹百合不能发生珠芽的组织部位和时期的表达量普遍更高,推测其在珠芽发生过程中可能发挥转录抑制作用,通过VIGS技术进行的基因功能验证证明了LlARF12对珠芽发生的抑制作用.

分类号: S68

  • 相关文献

[1]独脚金内酯及其抑制剂对卷丹珠芽生长发育的影响. 刘玉平,杜运鹏,李增良,张铭芳,杨秀云,张秀海,武小钢. 2018

[2]不同温度层积处理对卷丹百合珠芽发芽及小鳞茎生长量的影响. 张恪,唐道城,鄂明来,唐楠. 2016

[3]小麦抗病基因类似序列BRGl的分离与功能分析. 黄茜,刘燕,赵丹,刘艳,黄占景,张增艳. 2011

[4]小麦抗病基因类似序列BRG1的分离与功能分析. 黄茜,刘燕,赵丹,刘艳,黄占景,张增艳. 2011

[5]南方根结线虫Col基因分子克隆及其VIGS效应分析. 黄永红,梅眉,张吉祥,马金慧,茆振川. 2013

[6]南方根结线虫乳酸脱氢酶基因克隆及其沉默效应分析. 梅眉,黄永红,茆振川,刘志敏,谢丙炎. 2013

[7]赤霉素及其抑制剂处理对卷丹和珠芽生长的影响. 张慧,杜运鹏,张铭芳,刘玉平,张秀海,郝瑞杰. 2019

[8]珠芽蓼珠芽药用和营养成分分析. 翁华. 2011

[9]外源生长素影响百合地下茎生鳞茎发生的转录组分析. 杨成龙,方少忠,黄永旺,陈佩振,林智敏. 2023

[10]植物珠芽形成的研究进展. 郝春莲,胡凤荣,杨盼盼. 2024

[11]卷丹百合黑斑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英文). 吴金平,丁自立,刘晓艳,郭凤领,焦忠久,邱正明. 2014

[12]卷丹百合3种主要病毒脱毒方法研究. 吴艺飞,丁茁荑,陈立培,李世树,黄丽萍. 2016

[13]钝化剂对卷丹百合镉含量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雷星宇,胡瑶,邓钢桥,李宏告,张跃龙,胡蝶,李丽辉. 2022

[14]卷丹百合快繁技术研究初探. 朱校奇,范海珊,周佳民. 2013

[15]卷丹百合辐射诱变的生物学效应及变异研究初报. 周佳民,黄艳宁,鲁耀雄,李文革,罗志平,张天术. 2012

[16]卷丹百合AFLP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雷家军,于海涛,王志刚,周俐宏. 2013

[17]不同化学药剂对药用百合卷丹灰霉病的防治效果. 张天术,肖群英,周佳民,杨高江,向安明,宋荣,谢进,周利. 2022

[18]卷丹百合生根期镉吸收转运规律初探. 谢进,戴艳娇,郑思乡,周利,孙梦姗,宋荣. 2024

[19]土壤镉污染对卷丹百合生长和镉分布的影响. 雷星宇,胡瑶,邵颖,李宏告,高鹏,李丽辉. 2023

[20]有机肥部分替代氮肥对卷丹百合品质的影响. 饶中秀,李龙涛,黄凤球,张娜,孙继民.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