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饵料对养殖大黄鱼体色和品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郭全友

作者: 郭全友;李松;姜朝军;李保国;王鲁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养殖大黄鱼;饵料;体色;品质

期刊名称: 食品与发酵科技

ISSN: 1674-506X

年卷期: 2018 年 06 期

页码: 69-74

摘要: 以多通框养殖大黄鱼为对象,比较喂养鲜杂鱼和配合饵料的大黄鱼的形体、色泽、质构和营养等差异性,旨在探究不同饵料对养殖大黄鱼的体色和品质影响,为选择优质饲料提供理论基础。结果显示:喂养配合饵料的大黄鱼相比于鲜杂组,全长、体长、体高、体重和肥满度均显著较高(P<0.05);体表色泽中,黄蓝值显著较高(P<0.05),且腹部显著高于背部和尾部,腹部和背部均有从头部至尾部方向先上升后下降或先下降后上升的分布规律,其中内尾(近头端)之间和外尾(远头端)之间的色泽均无显著差异,但内尾和外尾有显著差异(P<0.05);质构指标中M1内聚性M2(P<0.05),均符合一级鲜鱼标准;喂养配合饵料的大黄鱼蛋白含量显著低于鲜杂组(P<0.05),粗脂肪显著较高(P<0.05),与传统筏式小网箱模式养殖大黄鱼相比均较低。表明大黄鱼鱼体各部位色泽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配合饵料添加含虾青素的南极磷虾对黄色素颗粒聚集密切相关;多通框网箱养殖模式下鱼类活动范围大,可促进鱼的摄食和运动量增加,起到改善形体的作用。

分类号: TS254.1`S965.322

  • 相关文献

[1]养殖模式和饵料对养殖大黄鱼体色、质构和营养成分评价的影响. 李松,郭全友,李保国,姜朝军,杨絮,张秀洁,张永杏. 2019

[2]水丝蚓及人工饲料对草金鱼生长和体色的影响. 宋立民,姜巨峰,赵建,徐林通,王宇,马林. 2024

[3]不同养殖模式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Richardson)品质的比较. 缪伏荣. 2008

[4]不同体色和规格克氏原螯虾营养品质差异的研究. 毛涛,喻亚丽,何力,张涛,张浪,邓薇,张潇峮,张红林,董立学. 2020

[5]冷藏养殖大黄鱼指数腐败货架期模型的构建与评价. 郭全友,王锡昌,杨宪时,许钟,李学英. 2010

[6]不同贮藏温度下养殖大黄鱼货架期预测模型的构建. 郭全友,王锡昌,杨宪时,姜朝军,李学英,迟海. 2012

[7]冷藏养殖大黄鱼品质变化特征和货架期预测研究. 郭全友,许钟,杨宪时. 2006

[8]东海养殖大黄鱼细菌多样性分析. 郭全友,许钟,杨宪时. 2005

[9]养殖大黄鱼保鲜、加工技术现状. 陶文斌,吴燕燕,李来好. 2018

[10]养殖大黄鱼加工和冰藏过程中鲜度和细菌类型的变化. 郭全友,许钟,杨宪时. 2008

[11]冷藏养殖大黄鱼品质变化特征及细菌相分析. 郭全友,许钟,杨宪时. 2006

[12]养殖大黄鱼细菌菌群分离鉴定与分析. 郭全友,杨宪时,许钟. 2006

[13]养殖大黄鱼细菌茵群分离鉴定与分析. 郭全友,杨宪时,许钟. 2006

[14]冷藏大黄鱼不同细菌生长模型的比较. 郭全友,杨宪时. 2005

[15]虾青素与螺旋藻对血鹦鹉体色的影响. 张晓红,吴锐全,王海英,欧阳冰,吴立新,牛纪峰. 2009

[16]豹纹鳃棘鲈(Plectropomus leopardus)早期形态与色素变化及添加剂对其体色的影响. 陈超,吴雷明,李炎璐,宋振鑫,梁友,翟介明,王鲁,庞尊方. 2014

[17]四种增色剂对锦鲤的生长、形体、体色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李建光,胡世然,刘霆,张竹青,江晓峰,王朝明,罗莉. 2009

[18]广州地区亚洲玉米螟的滞育与抗寒力的季节动态. 何康来,王振营,张宝鑫,黄少华. 2007

[19]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评价光照度对斜纹夜蛾幼虫体色的影响. 龚碧涯,文意纯,彭云鹏,杨洪璋,文礼章. 2014

[20]锦鲤“御三家”新品系的选育. 史东杰,梁拥军,孙砚胜,张欣,张升利.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