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红壤蔗地土壤酸缓冲性能与调控研究(英文)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江泽普

作者: 韦广泼;苏天明;蒙炎成;谭宏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酸缓冲性能;土壤;蔗地;赤红壤;广西

期刊名称: 广西农业科学

ISSN: 1002-8161

年卷期: 2008 年 39 卷 03 期

页码: 76-80

摘要: 采用酸滴定土壤酸度的方法研究广西蔗地土壤对酸的缓冲性能,结果表明,广西赤红壤蔗地土壤酸缓冲能力不强且对酸敏感,其土壤酸化转折点在加入模拟酸雨pH值3.0-3.5之间。酸雨会造成蔗地土壤严重酸化,而年施用75t/hm2酒精废液对蔗地土壤酸化影响较小。影响土壤酸缓冲性能因素主要为有机质、物理性粘粒、盐基总量和交换钙。据此可采取增施有机肥,施用碱性物质如石灰或碱性肥料如钙镁磷肥,以及增加土壤覆盖如蔗叶还田,或采取等高种植等措施,增加土壤有机质和交换性阳离子含量,减少土壤粘粒及阳离子流失,降低土壤酸度,从而提高蔗地土壤酸缓冲能力,改善蔗地土壤生态环境。

分类号: S153

  • 相关文献

[1]广西赤红壤区的资源优势、问题与科工农贸综合开发. . 2003

[2]广西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新农业科技革命的思考. . 2003

[3]硅磷优化施肥模式对广西赤红壤甘蔗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廖青,韦广泼,谭裕模,陈桂芬,刘斌,汪羽宁. 2011

[4]长期施用尿素降低赤红壤旱地耕层pH的特征与预测. 李娟,张立成,章明清,张辉,张永春. 2022

[5]广西茅尾海红树林土壤放线菌多样性及功能酶活性研究. 李菲,李喆,胡文进,黄庶识,刘泾泾,黄媛林,王巧贞,潘信利. 2021

[6]桂东南荔枝园土壤有效态中微量元素含量分析. 刘盛武,王天菊,莫振茂,覃群明,刘钰. 2013

[7]广西和福建荔枝园土壤农药残留现状研究. 姚丽贤,黄连喜,李国良,杨苞梅,何兆桓,周昌敏,国彬. 2011

[8]广西不同龄级桉树人工林植被与土壤特征及相关分析. 兰秀,刘永贤,宋同清,陈海生,曾馥平. 2022

[9]广西蔗田套种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刘永贤,李惠玲,马冬萍,冯红柳,柏国栋. 2010

[10]石山地区蔗地间套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初探. 刘永贤,柏国栋,冯红柳,蓝波艳. 2010

[11]南丹县蔗地间套种长角辣椒栽培技术. 刘永贤,蓝波艳,冯红柳. 2010

[12]石山地区甘蔗间套种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刘永贤,马冬萍,蓝波艳,冯红柳. 2010

[13]蔗地天敌蝽蟓的种类及分布. 田静,廖贻昌. 2002

[14]蔗地施用酒精发酵液对土壤物理学肥力特性的影响(英文). 韦广泼,廖青,苏天明,蒙炎成,张海英,陆长言,李杨瑞. 2010

[15]地下滴灌条件下甘蔗根系和蔗地土壤速效养分分布规律的研究. 黄海荣,黄玉溢,陈桂芬,杨丽涛,李杨瑞. 2011

[16]云南甘蔗主要害虫捕食性蝽蟓和寄蝇. 田静,廖贻昌. 2000

[17]长期不同施肥模式下赤红壤旱地花生-甘薯轮作体系产量稳定性研究. 李娟,张立成,章明清,王煌平,张辉,张永春. 2021

[18]基于DEM的广东省赤红壤全氮含量与地形特征相关分析. 刘序,胡月明,李华兴,徐剑波,席荣宾,缑武龙. 2010

[19]壮伟远盲蚓(Amynthas robustus)和南美岸蚓(Pontoscolex corethrurus)的人工生长繁殖及其对赤红壤碳氮磷素的影响. 王皓宇,张池,吴家龙,周波,戴军. 2020

[20]从作物轮作角度评价华南典型赤红壤农区耕地质量空间差异. 刘园,蔡泽江,余强毅,吴文斌,周清波.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