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鲜食甜、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力

作者: 赵力;庞云霞;侯磊;智建奇;梁艺;安伟;陈喜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甜、糯玉米;区域试验;丰产;抗性;山西忻州

期刊名称: 山西农业科学

ISSN: 1002-2481

年卷期: 2018 年 08 期

页码: 1286-1290

摘要: 种植甜、糯玉米是山西省忻州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之一。2017年在忻州市进行国家级区域试验,对10个甜、糯玉米品种(含对照品种)的农艺性状、抗性、产量及果穗性状等进行了比较分析,为进一步提高该区域甜、糯玉米的种植效益提供理论指导。结果表明,相比对照品种京科糯569,白糯型京科糯2000E的鲜穗丰产性最高,鲜籽粒丰产较差,抗性较高,综合性状表现良好,适合采收鲜穗;白甜糯型农科糯336和黄甜糯型黄糯9号的丰产性整体较高,抗性较高,综合性状表现优异,采收鲜穗和鲜籽粒均可。因此,该区域可针对不同的产品需求决定品种的推广应用。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杂选1号’紫花苜蓿新品系区域试验研究. 田福平,李锦华,刘彦江,何振刚,郑爱华. 2013

[2]世界甜樱桃砧木品种评价及其应用展望. 刘庆忠,朱东姿,王甲威,张力思,洪坡,公庆党. 2023

[3]国家长江中下游稻区品种区域试验籼稻稻瘟病抗性分析. 郝中娜,毛雪琴,柴荣耀,王艳丽,孙国昌. 2019

[4]江苏省杂交粳稻区域试验组合的品质和抗性分析. 张亚东,阙金华,吉健安,朱镇,赵凌,陈涛,王才林. 2008

[5]茶树新品种(品系)区域试验报告. 罗凡,李春华,王迎春. 2003

[6]湖南省水稻区域试验品种稻曲病抗性评价. 李友荣,陈祖武,魏子生. 2011

[7]2016~2020年辽宁省水稻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系)稻瘟病抗性评述. 姜秀英,于永梅,魏松红,王丽丽,吕军,李建国,韩勇. 2024

[8]安徽省水稻区试品种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性分析. 陈晴晴,王春林,张海珊,张爱芳. 2022

[9]养蜂业是一项大有可为的甜蜜事业. 冯蜂. 2004

[10]基于SLAF-seq技术分析甜、糯玉米种质遗传多样性. 李余良,索海翠,韩福光,刘建华,胡建广,高磊,李武. 2019

[11]广东旱地作物品种改良技术研究初报. 张小兰,郑锦荣,刘建华. 2011

[12]甜、糯玉米无公害栽培配套技术探讨. 郑绍虎,方成刚,姚文华. 2018

[13]甜、糯玉米鲜食期品质变化及保鲜技术研究. 翟广谦,陈永欣,田福海. 1997

[14]镉胁迫下甜、糯玉米开花期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袁亮,孟鑫,汪亚龙,廖长见,李高科,吕桂华,宋军,邱正高,林海建. 2021

[15]三峡库区速生桉(尾巨桉)引种栽培与丰产技术. 詹前福,陈仲权,景毅,杨光平,张艳芬. 2012

[16]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22号的丰产稳产性分析. 唐容,黄泽素,代文东,李德珍,王少铭. 2013

[17]贵阳地区“荸荠”杨梅丰产栽培技术. 秦世敏,许待祥,来芬,周定敏,王文华,廖文豪,王飞,梁华强. 2007

[18]威宁球茎草芦种子丰产栽培技术研究. 罗天琼,龙忠富,莫本田,罗冬菊,吴佳海. 2012

[19]枇杷矮化集约速生高效产业化配套技术体系研究-Ⅰ、"早钟6号"矮化、早结、丰产栽培技术研究. 陆修闽,郑少泉,蒋际谋,陈超,池宜寿. 1999

[20]水稻新品种镇稻12号的丰产稳产性及其利用研究. 胡春明,李闯,林添资,盛生兰,周义文,龚红兵,刁立平,景德道,钱华飞.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