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玉米秸秆还田现状及效应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宫秀杰
作者: 宫秀杰;钱春荣;于洋;葛选良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秸秆还田;现状;效应;研究进展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17 年 09 期
页码: 10-1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玉米秸秆还田是秸秆综合利用的一项主要措施,它不仅可以补充和平衡土壤养分,还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结构。本文对我国玉米秸秆还田现状、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物理性状、土壤肥力和土壤生物性状的影响以及秸秆还田对玉米产量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秸秆还田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为秸秆还田在更大范围内的应用推广提供理论参考。
分类号: S141.4
- 相关文献
[1]玉米秸秆还田免耕栽培效应初探. 刘永贤,韦志耀,袁文,韦凤香. 2009
[2]赤峰地区玉米秸秆还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郑伟,张丽妍,边丽梅,董吉,吉霍,剑锋,孟繁盛,慈艳华. 2014
[3]保护性耕作研究与应用进展. 王幸,王宗标,齐玉军,徐泽俊,吴存祥. 2014
[4]旱地玉米覆盖栽培的土壤水热及产量效应. 杨封科,高世铭,张绪成,马一凡. 2014
[5]辽宁省西部地区玉米田间优化配置效应研究. 白伟,孙占祥,郑家明,侯志研,刘洋,靖凯,邓林军. 2013
[6]旱地不同土壤培肥技术效应研究. 吕军杰,李俊红,丁志强,吴会军,张洁,姚宇卿. 2014
[7]种植密度和氮磷钾肥对育苗移栽玉米产量的影响. 王宇先,李清泉,刘玉涛,连永利,贯春雨,闫锋,王成,胡继芳,谭可飞. 2011
[8]抗玉米大斑病单基因处于杂合状态时的效应. 张培高,汪燕芬,吕宏斌,罗黎明,番兴明. 2007
[9]驻马店主要土类玉米小麦一体化施用钾肥效应研究. 易玉林,张翔,郭中义. 2012
[10]氮肥对玉米品种产量性状的影响. 刘文忠. 2013
[11]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平衡施肥技术研究. 张国平,郭天文,吕军峰. 2011
[12]不同氮肥和密度水平对京单28产量效应的研究. 杨国航,CHEN Guo-ping,王荣焕,ZHANG Chun-yuan,王宝东,LIU Chun-ge,王卫红,ZHAO Jiu-ran. 2008
[13]玉米-紫花苜蓿间作模式与效应研究. 刘忠宽,曹卫东,秦文利,智健飞,刘振宇. 2009
[14]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生长特性的效应研究. 柯剑鸿,李正国,杨华,周茂林,田红琳. 2012
[15]秸秆还田对稻麦产量的影响研究进展. 吴家旺,朱小梅,薛良鹏,汪南雁. 2011
[16]水稻秸秆还田对土壤培肥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进展. 曾宪楠,高斯倜,冯延江,孙羽,宋秋来,王麒. 2018
[17]淮安市农作物秸秆资源现状及合理利用的几点思考. 纪元,殷志明,王一线,汪国莲,徐建明. 2015
[18]秸秆还田下不同氮肥处理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王麒,曾宪楠,孙羽,卞景阳,冯延江,王萍. 2010
[19]一种新型的玉米秸秆还田机. 岳玉兰,赵洪祥,冯士成,邹云峰,方金宇. 2017
[20]玉米秸秆还田培肥地力技术发展概况. 韩成伟,张岩,李时群.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玉米秸秆连年不同方式还田对玉米产量及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的影响
作者:徐洪岩;郝玉波;张微;刘丽;张明爽;孔德崴;何长安;于倩倩;张树棣;钱春荣
关键词:秸秆还田;玉米连作;产量;根系;土壤微生物
-
基于Cite Space对马铃薯面制品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作者:于洋;宁成博;龚凡;张忆洁;宋芳芳;徐艳文
关键词:马铃薯面制品;CiteSpace;可视化
-
植物染色体重排在作物遗传改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薛皦;朱庆锋;陈沛;冯彦钊;于洋
关键词:染色体重排;作物;育种;基因编辑;遗传多样性;遗传改良
-
紫穗槐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2)基因的克隆及抗旱性功能验证
作者:张艺腾;管清杰;于洋;郝玉波;姜宇博;宫秀杰;吕国依;钱春荣
关键词:紫穗槐;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干旱;转基因;烟草
-
东北冷凉气候区玉米秸秆还田现状及展望
作者:刘春光;胡水清清;马襄鸿;于洋;程正海;岳玉兰
关键词:春玉米;秸秆全量还田;耕作模式
-
我国大豆种业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作者:王文月;姚志鹏;于洋;葛毅强
关键词:大豆;粮饲安全;产业现状;种业科技创新;问题短板;对策建议
-
优质食用大麦青稞新品种-龙稞2号
作者:孙丹;刁艳玲;尚佳薇;刘广阳;王秀君;王月超;刁鹤楠;于洋;王翔宇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