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果实不同极性组分的抗氧化活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兴娜

作者: 王兴娜;汪晶;黄午阳;王猛;李春阳;王帆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青梅;抗氧化活性;极性组分;总黄酮;总多酚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2016 年 32 卷 01 期

页码: 211-21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研究青梅(Prunus mume)果实不同极性组分的抗氧化活性,按极性梯度对乙醇提取物的水悬液依次用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液-液萃取,获得氯仿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及剩余的水相4个组分。分别测定乙醇提取物原液和这4个组分的多项抗氧化能力指标,包括总抗氧化能力(TEAC)、氧化自由基清除能力(ORAC)、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亚硝酸盐清除能力、三价铁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以及其中的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结果显示,经萃取后剩余水溶物的抗氧化能力比乙醇提取物降低,各萃取物比乙醇提取物抗氧化能力增强,其中以正丁醇萃取物抗氧化活性最高,其次为乙酸乙酯萃取物。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也以正丁醇萃取物最高,水相含量最低,与抗氧化能力具有一致性。说明青梅主要抗氧化组分存在于正丁醇萃取物中,总黄酮和总多酚是其具有抗氧化活性的主要成分。

分类号: S662.4

  • 相关文献

[1]不同品种嘉宝果叶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 林宝妹,邱珊莲,张少平,林巧莉,郑开斌. 2018

[2]花椒籽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活性成分及抗氧化性比较. 慕钰文,黄玉龙,张辉元. 2021

[3]不同茧色家蚕品种茧层中的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肖阳,李庆荣,罗国庆,王振江,李丽,杨琼,邢东旭,唐翠明,吴福泉. 2012

[4]藜麦苗生长过程中功能成分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变化研究. 罗秀秀,秦培友,杨修仕,梅丽,任贵兴. 2018

[5]食用槟榔废弃籽的活性成分提取及抗氧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分析. 张培月,唐敏敏,宋菲,刘璨,陈华. 2022

[6]东方山羊豆营养成分测定及提取物抗氧化活性评价. 王诗仪,司玮,汤超华,张军民,张会艳,赵青余,王学敏,马琳,赵金山,秦玉昌. 2024

[7]沙蒿籽总黄酮和总多酚及其抗氧化活性. 郜安宁,周志昊,黄峰,邵红军,张泓,杨兴斌. 2017

[8]烹调对蔬菜中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程爱青,尉万聪,扎巴土多,穆再排尔江,薛照辉. 2017

[9]不同成熟度树葡萄果实醇提取物抗氧化和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研究. 林宝妹,郑开斌,张帅,洪佳敏,郑菲艳,林国容,邱珊莲. 2018

[10]云南省主要果用桑葚的营养品质及理化特性. 黄新球,杨文,杨娟,杨晶,荀利杰,苗春辉,陆子东,王艳辉. 2021

[11]贮藏时间对新疆干制'灰枣'品质的影响. 林静,马蕾,赵林同,张豫,谢能斌,叶凯. 2021

[12]4种藜麦抗氧化活性比较研究. 洪佳敏,林宝妹,张树河,邱珊莲. 2020

[13]不同品种芹菜可食部分的降压活性成分及其体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活性. 马子甲,张凯杰,陆胜民,徐志豪,郑美瑜,刘哲,王璐,杨颖. 2021

[14]不同品种藜麦中多酚、黄酮及抗氧化性比较分析. 邓俊琳,向卓亚,陈建,朱永清,林长彬,夏陈. 2021

[15]不同品种青稞中总多酚、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性比较. 夏陈,向卓亚,朱永清,邓俊琳,杨开俊,刘廷辉,陈建,林长彬,李可,赵旭珠. 2020

[16]不同品种枣果实发育过程中多酚类物质、VC含量的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 刘杰超,张春岭,陈大磊,焦中高. 2015

[17]十一种蜂花粉中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分析. 黄新球,杨有仙,梁铖,王艳辉,张祖芸,杨娟,卢焕仙. 2017

[18]碳氮源对新古尼异虫草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林群英,龚光禄,龙良鲲,钱奎宪,邓春英. 2022

[19]不同纹理香菇醇提物活性物质含量及体外活性比较分析. 姚芬,高虹,王梓杭,殷朝敏,史德芳,张健,范秀芝. 2023

[20]不同茶叶隔夜茶汤、新泡茶汤的品质对比试验分析. 俞馨悦,蔡旋.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