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盖作物的效益及其合理选择的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建恒
作者: 张建恒;张益兴;侯赛赛;李洪波;张瑞芳;王红;王鑫鑫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作物;栽培;覆盖;可持续发展;经济效益;生态系统服务;遗传育种
期刊名称: 农业工程学报
ISSN: 1002-6819
年卷期: 2023 年 39 卷 014 期
页码: 23-34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覆盖作物的种植是一种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护性耕作措施,对维护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具有积极意义.目前,对覆盖作物的研究主要侧重于覆盖作物对土壤和后茬作物的影响评价,包括对土壤有机碳、氮的固存,对杂草和病虫害的抑制、对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和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等方面.然而,覆盖作物的效益因覆盖作物类型、地理位置和覆盖时间不同而存在差异.另外,覆盖作物的选择、设置方法、终止方法、经济效益等充满了不确定性,这限制了其在农田中的大面积推广.该研究基于当前国内外的研究进展简要介绍了覆盖作物的种植管理现状,总结了覆盖作物提供的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讨论了限制覆盖作物在农作物种植系统中广泛应用的关键因素,提出了覆盖作物合理选择的建议.同时,基于覆盖作物在农学、生态环境上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对覆盖作物的贡献以及面临的瓶颈进行了思考.发现良种培育、覆盖作物-土壤微生物-土壤养分-作物之间的协同机制仍是今后需要突破的重点课题,以期为覆盖作物的合理选择及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
分类号: S19
- 相关文献
[1]中国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进展概述. 郑晓明,杨庆文. 2021
[2]作物地膜覆盖安全期概念和估算方法探讨. 严昌荣,何文清,刘恩科,林涛,Pasquale Mormile,刘爽,刘勤. 2015
[3]孤雌生殖及其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丰嵘,张宝红. 1992
[4]试论单倍体的产生途径及其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孙玥,苏京平,王胜军,闫双勇,孙林静. 2019
[5]2004全国"玉米种质扩增、改良、创新与分子育种技术"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谢传晓. 2005
[6]抗除草剂作物的选育研究概况. 李海军,孟庆民,祝丽英,刘志增,池书敏,张文英. 2003
[7]辣椒不同覆盖栽培方式效果研究. 吴跃勇,吴康云,王天文. 2015
[8]不同覆盖方式下旱植水稻N、P、K吸收特性研究. 张玉烛,刘洋. 2012
[9]旱地一年三作综合栽培试验初报. 王文琪,张久刚. 1995
[10]山旱地苹果园覆盖栽培效应研究. 王劲松,张一鸣,王世平,杨挺. 2001
[11]酸性黄红壤上施用白云石的作物产量效应和经济效益评价. 朱宏斌,王允青,武际,王文军,郭熙盛. 2003
[12]西南和华南地区几种作物施用钾肥的经济效益分析. . 2014
[13]稻-豆与稻-稻复种模式对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叶天承,庄雪浩,陈惠哲,向镜,张义凯,王亚梁,王志刚,孙凯旋,高义卓,张玉屏. 2023
[14]现阶段作物生产的生态与经济效益评估——以江苏省为例. 盛婧,郑建初,陈留根,马康贫. 2007
[15]基于部分预算法的玉米大田变量施肥经济效益分析. 陈静,吴永常,陈立平,赵春江,王永生. 2017
[16]种植作物是抑制土壤盐渍化的关键因素. 田昌玉,许建新. 1997
[17]旱地马铃薯间作玉米、玉米间作大豆效益分析. 周永华,符明联,程德荣,赵严林,谢娟. 2011
[18]作物节水栽培. 马瑞崑,贾秀领. 2003
[19]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舒乔生,谢立亚. 2000
[20]云南中蜂示范基地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对策. 余玉生.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PolyI:C刺激猪PK15细胞后病毒感染应答基因未注释转录本鉴定及其特征分析
作者:赵为民;王红;徐盼;陈哲;陶晓莉;李碧侠;付言峰;程金花
关键词:Nanopore测序;PolyI:C;病毒感染;转录本;选择性剪接
-
仁果类水果采后主要侵染病害及防治方法研究进展
作者:余江平;樊进补;王红
关键词:仁果类;侵染病害;防控
-
不同有机物料对盐碱地改良效果的研究进展
作者:肖雅寅;蒲子天;张瑞芳;王灿;侯振军;王鑫鑫
关键词:有机物;土壤改良;盐碱地;生物炭
-
斑玉蕈生物学特性及子实体农艺性状分析
作者:王红;岑宇晴;刘俊杰;刘岩岩;李红;黄竹青
关键词:斑玉蕈;生物学特性;农艺性状;热图聚类分析
-
贵州不同产区蜂糖李果实糖酸组分差异及品质评价
作者:王红林;解璞;马玉华;赵凯;王红;赵晓珍;郑乾明
关键词:蜂糖李;糖组分;酸组分;品质评价;果形指数;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
-
金黄金1号在贵阳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作者:王红;赵凯;赵晓珍;罗昌国;周俊良;马玉华
关键词:黄桃;引种;金黄金1号
-
华北平原典型区大豆生产全生命周期分析
作者:李颖;谢骐泽;刘兵强;何素琴;武西增;杨庆;刘智;史晓蕾;张孟臣;杨春燕;闫龙;张瑞芳;陶佩君
关键词:生命周期评价;超效率模型;大豆生产;生态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