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温室合理前后间距计算方法的分析与验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马月虹

作者: 马月虹;刘霞;马彩雯;孙俪娜;史慧锋;姜鲁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日光温室;纬度;间距;太阳高度角;自然坡降

期刊名称: 中国农机化学报

ISSN: 2095-5553

年卷期: 2013 年 05 期

页码: 127-129,17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随着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在规划和建设设施农业园区时,需要计算并分析日光温室前后之间的合理间距,在温室采光时段与土地利用率之间取得一个相对合理的温室间距参数值。该论文以新疆104团西山农牧场设施农业示范区一期规划为例,将设计的日光温室前后合理间距为分析目标,通过冬至日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这七个整点时刻计算出当时的太阳高度角,利用公式及建设地块自然坡降值计算出7个不同的温室间距参数值。然后综合采光时段与土地利用率,得到一个比较合理的温室间距值。应用到实际建设中并经过证实,该计算选择方案可行有效,可以为日光温室建设时前后间距的确定提供参考和依据。

分类号: S625

  • 相关文献

[1]用SketchUp软件优化新疆日光温室间距的对比分析. 刘霞,马月虹,马彩雯,史慧锋,邹平,吴乐天,宋兵伟. 2016

[2]原生盐碱土区暗管埋深和间距对土壤电导率的影响. 王琼,尹飞虎,高志建,何帅,刘瑜. 2019

[3]田间作物NDVI测量仪可靠性分析及标定环境研究. . 2019

[4]太阳入射角与果树株行距的关系. 李桂祥,王长君,刘伟,张安宁. 2014

[5]逐日平台搭载作物生长信息传感器效果检验与评估. 唐普传,张美娜,孙传亮,吴茜,曹静,梁万杰,张伟欣,葛道阔,曹宏鑫,刘乃森,张文宇,王潇,李百明,吴金恺,吉书雯,朱星月. 2022

[6]不同土壤类型和纬度大豆田植物线虫分布特征. 潘凤娟,许艳丽,李春杰,赵丹. 2009

[7]不同国家水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马作斌,王昌华,王辉,付亮. 2014

[8]青海省不同纬度小檗属3种植物不同部位小檗碱变化规律研究. 向前胜,王宁,赵越,邹林有,孙奎,王凯月. 2015

[9]浙江不同地域对浙粳99等晚粳稻品种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梁丽梅,周炎生,徐永健,叶靖,翟荣荣,叶胜海. 2020

[10]不同纬度对籽鹅繁殖性能的影响. 李满雨,赵秀华,刘国君. 2020

[11]不同纬度引种对马铃薯产量和淀粉品质的影响. 邹瑜,金光辉,张建军,刘春发,杜长门. 2013

[12]南方春大豆品质性状间及其与产量和地理因素间的相关分析. 刘桂梅. 1990

[13]不同纬度对高油酸大花生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 潘丽娟,王通,许静,陈娜,陈明娜,王冕,杨珍,兰孝帮,迟晓元. 2020

[14]生态高度与小麦品质的关系. 曹广才,强小林,寇白皋,王建林,张保军,王秀芳. 2003

[15]不同地理位置对甘蓝型油菜含油量的效应研究. 付三雄,伍晓明,李成磊,张洁夫,陈新军,戚存扣. 2009

[16]长江下游不同生态区双季优质晚稻生长特性和温光利用差异. 徐春梅,袁立伦,陈松,褚光,叶为发,丁玉华,王丹英,章秀福. 2020

[17]纬度和海拔对我国西南高原地区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李家修,张成琦,赵致,钱晓刚,曹广才,吴东兵. 1993

[18]杂交籼稻在云南不同海拔和纬度下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分析. 邓伟,年伟,吕永刚,徐雨然,谷安宇,曾彪,李小林,邓华凤. 2017

[19]入侵物种福寿螺卵斑性状在纬度间的变异. 张灿宇,徐猛,房苗,罗渡,顾党恩,牟希东,韦慧,胡隐昌. 2017

[20]长江中下游双季晚粳稻产量、生育时期及温光资源配置的生态性差异. 王孟佳,殷敏,褚光,刘元辉,徐春梅,章秀福,王丹英,陈松.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