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A_1A_2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配合力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福跃

作者: 张福跃;王景雪;李团银;李三棉;高儒萍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高粱;A_2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配合力效应;加性基因

期刊名称: 山西农业科学

ISSN: 1002-2481

年卷期: 1992 年 01 期

页码: 4-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法对高粱 A_1A_2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进行了株高、穗长、穗粗、茎粗、穗重、穗粒重、干粒重、穗粒数,生育期等9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一般配合力要受核基因控制,胞质基因对于核基因的表达也有一定的影响。A_2细胞质不育系与 A_1细胞质不育系在主要农艺性状上的一般配合力无显著差异。在全部被研究性状的遗传控制中,加性基因效应占主导地位。A_2细胞质较 A_1细胞质有着广泛的保持源。因此,A_2细胞质不育系可以在生产上利用.这不仅可以增加胞质多样化,而且为选育自身性状优良的不育系提供了较大的选择范围.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高粱新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A_2V_4A选育及其应用研究. 李团银,张福耀,李三棉,韦耀明,柳青山. 1995

[2]新型A_2细胞质高粱杂交种晋杂12号选育及利用研究. 李团银,柳青山,张福耀,韦耀明. 1999

[3]A_1,A_2型高粱雄性不育性核质互作遗传方式研究. 孟春刚,张福耀,韦耀明,牛天堂. 2005

[4]高淀粉高配合力糯质高粱雄性不育系45A的创制与应用(英文). 丁国祥,赵甘霖,陈国民,倪先林,刘天朋. 2015

[5]高粱新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A_3SX-1A选育及其应用. 平俊爱,张福耀,程庆军,杜志宏,吕鑫. 2007

[6]高粱雄性不育系小花败育的成因分析. 周紫阳,马英慧,李光华,王江红. 2010

[7]高粱雄性不育系与恢复系在育种和生产中的应用. 程庆军,张福耀,平俊爱,杜志宏,王立新. 2001

[8]高粱合子期辐照育成高淀粉不育系原906A. 宋高友,苏益民,张纯慎,廖英丹,陆伟. 1996

[9]高粱雄性不育系7050A的选育与应用. 邹剑秋,朱凯,王艳秋,杨晓光. 2010

[10]高粱A_1A_2雄性不育系柱头生命力的研究. 王景雪. 1990

[11]高粱雄性不育系败育机理研究进展. 赵丽芳,张福耀. 2009

[12]新引进印度高梁不育系配合力分析. 张桂香,史红梅,宋旭东,李占录,李爱军,翟世宏. 2007

[13]中国高粱春播早熟区雄性不育系存在的问题探讨. 高士杰,陈冰嬬,李继洪,贾俊英,侯玉波. 2012

[14]新选高梁亲本系的配合力分析. 闫凤霞,梁笃,段冰,郭琦,张晓英,李团银. 2011

[15]新引进印度高粱不育系配合力分析. 张桂香,史红梅,宋旭东,李占录,李爱军,翟世宏. 2007

[16]帚用高梁雄性不育系456A的选育. 苏德峰,焦少杰,王黎明,姜艳喜,严洪冬,孙广全. 2013

[17]高粱非买罗细胞质A_2、A_3雄性不育系研究. 张福跃,张桂香,白志良. 1987

[18]高淀粉高配合力糯质高粱雄性不育系45A的创制与应用(英文). 赵甘霖,陈国民,倪先林,刘天朋. 2015

[19]新选高粱亲本系的配合力分析. 闫凤霞,梁笃,段冰,郭琦,张晓英,李团银. 2011

[20]不同环境下籼型杂交稻整精米率的配合力研究. 李耘,赵甘林,左永树,张长伟.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