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环境、社会和治理与生态环境科学的结合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邓红兵

作者: 邓红兵;刘思源;胡淼淼;沈园;覃驭楚;潘文斌;吴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环境、社会和治理(ESG);企业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CiteSpace

期刊名称: 生态学报

ISSN: 1000-0933

年卷期: 2024 年 44 卷 019 期

页码: 8774-878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环境、社会和治理(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ESG)是指从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三个维度来评估企业经营的可持续性与对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随着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的理念逐渐成为共识,ESG也成为实践和研究的热点。ESG关注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但当前ESG研究与生态环境科学的结合明显不足。简要回顾了中国的ESG实践,并将其自2005年起分为起步阶段(2005—2009年)、发展阶段(2010—2017年)和全面深化阶段(2018年至今)。通过对主流的ESG评价指标体系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二者高度相符,表明ESG与生态环境科学联系密切。再根据国内外ESG研究文献分析,发现现有研究多围绕上市公司和金融机构展开,研究者主要来自金融、经济、社会、管理乃至商务等领域,当前ESG研究与生态环境科学存在脱节,总体上与生态环境科学的结合还有待发展和深入。在此基础上,文章指出应尽快推进ESG研究与生态环境科学的结合,并对未来如何开展相关实践与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生态环境领域学者开展ESG研究提供参考。

分类号: X2

  • 相关文献

[1]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研究. 罗其友,唐曲,刘洋,高明杰,马力阳. 2017

[2]农业龙头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基于国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的分析. 王志斌,徐雪高. 2021

[3]我国渔业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研究. 关锐捷,刘大安. 1995

[4]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探讨. 王伟安,夏海英. 2008

[5]科研院所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其应用. 姜夕泉,孙苏阳. 2005

[6]农业科技进步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其在贵州农业的应用初探. 张建. 2010

[7]区域层次现代农业评价体系构建与测度研究简. 陈志峰,曾玉荣,郑百龙,许文兴. 2016

[8]农业科技竞争力研究进展——基于文献综述的视角. 郑丹,徐海峰,杜鹍,徐世艳. 2012

[9]农业科研项目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研究. . 2019

[10]省级农科院建立所处级干部政绩评价体系的探索与思考. 潘工政. 2005

[11]滩涂围垦的生态评价——以浙江省上虞市沥海滩涂围垦为例. 金周益,唐建军,陈欣,钱翌,傅庆林. 2008

[12]运用数学模型构建紫花苜蓿干草粉品质评价体系初探. 袁扬,王胤晨,曾兵. 2016

[13]国内外磷指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进展. 李文超,刘申,刘宏斌,翟丽梅,王洪媛,雷秋良,崔超,李华蕾. 2016

[14]GIS表述的生态环境评价体系研究——以青海省为例. 九次力,周兆叶,张学通,陈全功. 2010

[15]天津滨海新区农用地评价体系研究. 马享优,孙富国,宋治文,陆文龙,吕雄杰,王建春,郑鹤龄,张煜,张鹏. 2010

[16]基于元分析的城乡一体化评价体系研究特征分析. 李瑾,冯献,郭美荣. 2016

[17]农科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构建及影响因素分析. 李志平,韩惠鹏. 2007

[18]农业物联网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研究综述和构想. 李瑾,郭美荣,冯献. 2016

[19]基于文献分析的科技评价方法与应用初探. 刘长娥,程彬彬,徐琳君,张琴. 2018

[20]浅谈内蒙古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凤英,成立新,贾晓清,孙峰成,张辉.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