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植模式对水稻籽粒淀粉含量及淀粉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周甜
作者: 周甜;吴少华;康建宏;吴宏亮;杨生龙;王星强;李昱;黄玉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直播;淀粉;淀粉合成关键酶;产量
期刊名称: 中国水稻科学
ISSN: 1001-7216
年卷期: 2024 年 003 期
页码: 303-31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种植方式对水稻籽粒淀粉形成及关键酶活性的影响,为宁夏水稻直播栽培技术提供参考。【方法】2020-2021年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原种场,选取富源四号(FY4)、宁粳28号(NJ28)、宁粳43号(NJ43)和宁粳50号(NJ50)为试验材料,设置保墒旱直播(Z1)、旱播后上水(Z2)以及插秧(Z3)三种种植方式,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不同种植方式对水稻产量、淀粉含量及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不同种植方式下,直播稻具有更高的直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插秧稻具有更高的支链淀粉含量,总淀粉含量表现为Z2>Z1>Z3,支链淀粉含量表现为Z3>Z2>Z1。2021年Z1种植方式下NJ28直链淀粉含量最高达到21.90%,Z3种植方式下NJ28支链淀粉含量最高达到51.64%。籽粒淀粉合成积累主要与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有关,与Z3相比,Z1和Z2显著降低了AGP和GBSS活性;插秧显著提高了FY4和NJ43的UGP和SBE活性,直播显著提高了NJ28和NJ50的UGP和SBE活性;不同种植方式下,Z1对SSS活性的提高更显著。在Z3种植方式下,NJ43的AGP活性最大值为28.53 U/(g·min),较Z2和Z1提高了4.1%和8.4%,NJ28的GBSS活性最大值为10.36 U/(g·min),较Z2和Z1处理提高了11.2%和13.5%。在Z1种植方式下,NJ50的SSS活性最大值为20.05U/(g·min)。与插秧稻相比,直播稻千粒重和结实率显著高于插秧稻,但直播稻穗长和穗粒数显著降低,使得插秧稻产量均显著高于直播稻。2020年Z3种植方式下NJ50产量高达898 kg/666.7m~2,较Z1和Z2高了30.7%和39.4%。【结论】与插秧种植相比直播方式下水稻产量降低,但直播处理显著提高千粒重以及结实率,同时直播方式可以提高水稻籽粒淀粉形成关键酶的活性,增加直链淀粉含量,使得水稻籽粒总淀粉含量增加。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不同栽培方式下水稻产量相关性状及经济效益对比研究. 吴健强,朱速松,张大双,彭强,江学海. 2015
[2]机械同步深施肥对水稻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莫钊文,罗锡文,王在满,田华,段美洋,唐湘如. 2013
[3]直播密度对常规早稻产量性状及冠层结构的影响. 张玉烛,何超. 2015
[4]麦茬免耕秸秆全量还田直播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孙春梅,陈川,邵文奇,庄春,钟平,张军. 2010
[5]直播、机插与手栽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及稻米品质比较研究. 杨波,徐大勇,张洪程. 2012
[6]磷肥调控对直播水稻产量及磷肥利用率的影响. 张怡,曹宁,王金明,孙强. 2021
[7]寒地水稻对不同栽培方式干物质形成的响应. 黄晓群,赵海新. 2014
[8]播种方式对米粉加工专用型杂交稻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周传猛,梁琳,李科冰,黄晓琴,王彩先,陈海凤. 2022
[9]寒地直播稻品种筛选及配套技术研究Ⅱ.直播粳稻品种筛选. 王成,郑海燕,张喜娟,来永才,吴秀红. 2016
[10]高纬寒地直播和插秧栽培方式对黑粳10号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商全玉. 2018
[11]高纬寒地直播和插秧栽培方式对黑粳10号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商全玉. 2018
[12]播种期对成都平原杂交中稻直播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李旭毅,姜心禄,郑家国. 2014
[13]耐低温早籼稻新品系播期比较试验. 吕和平,范友胜,宛晓萍,尹玲,王晓宏,周兵,吴敬德. 2004
[14]直播栽培对双季早稻生育期、抗倒伏能力及产量效益的影响. 张晓丽,陶伟,高国庆,陈雷,郭辉,张华,唐茂艳,梁天锋. 2023
[15]灌溉方式和施氮量对直播稻氮素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张鸿,朱从桦,李其勇,李星月,郭展,郑家国,李旭毅. 2017
[16]水稻多功能覆土直播技术试验研究. 赵力勤,陈惠哲,朱德峰,徐一成,叶慧英. 2010
[17]水稻覆膜直播干物质积累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 李树杏,王丽丽,涂敏,郭慧. 2017
[18]直播播期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生育期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杜斌,陈留根,赵田芬,曹晓利,张平,张军,沈庆雷,袁晓明. 2012
[19]直播栽培对双季早稻生育期抗倒伏能力及产量效益的影响. 张晓丽,陶伟,高国庆,陈雷,郭辉,张华,唐茂艳,梁天锋. 2023
[20]不同品质类型水稻子粒淀粉合成关键酶动态分析. 徐德海.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秸秆还田模式下种植密度对玉米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作者:谭小敏;吕开源;马惠;吴宏亮;赵如浪;康建宏;吴娜
关键词:秸秆还田;种植密度;土壤理化性质;真菌多样性;真菌群落结构
-
不同轮作模式通过改善西兰花土壤养分和真菌群落在土壤健康中的应用
作者:张凯;程彦弟;胡皓楠;冯海萍;吴宏亮;康建宏
关键词:西兰花;轮作;土壤化学性质;土壤微生物;土壤健康
-
土壤微生物对种植模式的响应-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分析
作者:胡皓楠;冯海萍;张凯;吴宏亮;康建宏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种植模式;CiteSpace;Web of Science;文献计量分析
-
不同改良措施对盐碱地枸杞光合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作者:刘萍涛;杨涓;康建宏;郑国琦;李锋;刘晓丽
关键词:脱硫石膏;盐碱地;枸杞;主成分分析
-
不同栽培模式对宁夏水稻产量的影响
作者:黄玉锋;杨生龙;马静
关键词:水稻;栽培模式;适应性
-
黄果枸杞新品种'宁农杞5号'
作者:王亚军;梁晓婕;陈彦珍;安巍;张丽华;杨莹;石志刚;吴少华;尹跃;赵建华
关键词:枸杞;黄果;品种
-
娃娃菜不同轮作模式下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特征
作者:刘素;冯海萍;程彦弟;陈倬;康建宏;吴宏亮
关键词:娃娃菜;轮作模式;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宁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