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用向日葵GDSL脂酶/脂肪酶基因的序列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于海峰

作者: 于海峰;张旭婷;马艳红;李美娜;陈阜;李素萍;郭树春;张艳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油用向日葵;GDSL脂酶/脂肪酶基因;序列分析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7-4333

年卷期: 2018 年 10 期

页码: 18-2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挖掘油用向日葵中的GDSL脂肪酶基因,本研究以油用向日葵转录组测序得到的Unigenes为对象,筛选GDSL脂酶/脂肪酶基因并对其理化性质和序列结构等特点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油用向日葵中筛选到7个GDSL脂酶/脂肪酶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为稳定存在的亲水性蛋白,由255~396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介于28.75~42.61ku,等电点分布在4.91~8.89;除unigene 60916外,编码的蛋白质都含有较多的跨膜区域和较高的磷酸化程度;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是主要的二级结构;进化树分析表明,这7个基因聚为三类,保守性较高,其中unigene 58624与AT4G01130.1在同一分支上高度保守,unigene 60916与AT1G74460.1相似度最高,含有多个α螺旋和β折叠,推测与种子的油脂代谢有关。

分类号: S565.5

  • 相关文献

[1]油用向日葵部分性状与籽实含油率的相关性研究. 门果桃,安玉麟,郭富国,李素萍,李巧枝. 2001

[2]内蒙古自治区近十年审(认)定油用向日葵品种分析. 杜江洪,王显瑞. 2014

[3]5个油用向日葵品种的稳定性分析. 苏志芳,包海柱,马庆,郝水源. 2014

[4]优质油用向日葵新品种内葵杂4号的选育. 于海峰,安玉麟,李素萍,聂惠,郭树春. 2012

[5]河套地区盐碱地综合改良技术模式效果. 杨柳青,李彬瑞,任碧如,段玉. 2015

[6]包衣剂在油用向日葵种子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Ⅱ包衣油用向日葵种子的贮藏. 王德兴,崔良基,魏守恩,于丽. 2003

[7]油用向日葵杂交种巴葵29的选育. 李军,温埃清,柴玉鑫,王刚,任志远,张俊峰. 2012

[8]辽宁省油用向日葵高产栽培技术. 侯希明,王德兴,孙恩玉. 2010

[9]油用向日葵“巴葵29”播种密度筛选试验. 柴玉鑫,李军,温埃清,王利军,王刚,任志远,张俊峰,杜超. 2017

[10]河套黄灌区油用向日葵氮磷钾肥料效应分析. 安玉麟,郭富国,杨文耀. 2007

[11]油用向日葵杂交种主要性状与产量间的灰色关联分析. 刘庆鹏,张玮,薛伟,毕经伟. 2016

[12]油用向日葵数量性状的遗传变异和相关分析及育种选择. 向理军,雷中华,石必显,侯江华,马林,孙逊. 2010

[13]油用向日葵品质形成规律研究. 于海峰,安玉麟,李素萍,聂惠,郭树春. 2010

[14]干旱胁迫对向日葵种子萌发的影响及其抗旱性鉴定. 温蕊,侯建华,张艳芳,吕品,马宇. 2018

[15]油用向日葵杂交种陇葵杂5号选育报告. 贾秀苹,卯旭辉,梁根生,王兴珍. 2018

[16]油用向日葵在景泰县品比试验初报. 梁根生,卯旭辉,贾秀苹,王兴珍,裴梦娜. 2019

[17]向日葵籽仁脂肪和脂肪酸含量近红外光谱模型的建立. 周菲,王文军,刘岩,马军,王静,吴立仁,关洪江,黄绪堂. 2021

[18]油用向日葵籽实品质性状的遗传研究. 包海柱,高聚林,马庆,胡树平. 2013

[19]基于ADM模型的油用向日葵籽实含油率动态发育遗传研究. 包海柱,高聚林,马庆,胡树平. 2013

[20]油用向日葵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及相关性研究. 包海柱,高聚林,马庆,胡树平.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