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原料种类的减少对人工窖泥发酵剂菌群结构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郭小蛟

作者: 郭小蛟;唐玉明;任道群;田新惠;刘成元;张星宇;刘茂柯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白酒;人工窖泥;群落结构;老熟窖泥;配方优化

期刊名称: 中国酿造

ISSN: 0254-5071

年卷期: 2020 年 009 期

页码: 157-162

摘要: 为实现人工窖泥发酵剂(APMSC)的品质控制,从前期开发的发酵剂配方中分别取出老熟窖泥、曲药、酒糟和黄水初步形成4个简化配方,采用扩增子测序和色谱技术比较了各配方发酵剂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及香味物质含量差异.结果显示,各配方发酵剂样品中共检测到70个微生物操作分类单元(OTU),其中71.43%为各组样品共有,未检测到独有OTU.各配方样品的优势微生物均存在于其余分组中,仅物种相对丰度有所差异.根据酿酒有益微生物的丰度高低,选择了一种简化配方(无老熟窖泥作原料)发酵剂养护窖池,使酿造白酒的主体香味物质含量得到显著提高.结果表明,即使缺失了某一种培养原料,人工窖泥发酵剂的功能微生物物种也可能由其他原料补充,而原料种类的减少是实现发酵剂品质控制的主要途径.

分类号: TS262.31

  • 相关文献

[1]功能性人工窖泥培养配方筛选研究. 姚万春,唐玉明,任道群,刘茂柯,田新惠,刘淼. 2014

[2]浓香型白酒人工窖泥培养过程中微生物变化研究. 任道群,唐玉明,易彬,姚万春,卢中明,景晓卫. 2011

[3]浓香型酒人工窖泥酿造过程中微生物变化研究. 任道群,唐玉明,易彬,姚万春,刘茂柯,刘向阳. 2012

[4]功能性人工窖泥的培养和应用. 姚万春,唐玉明,郭智勇,任道群,刘茂柯,田新惠. 2014

[5]智舌在白酒区分辨识中的应用研究. 王茹,田师一,邓少平. 2008

[6]基于全二维气相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法分析贵州酱香型白酒挥发性风味成分. 李俊,王震,郭晓关,杜楠,蔡滔,张艺骥. 2016

[7]白酒中香味物质的顶空一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任红波. 2008

[8]在线凝胶色谱-气相色谱-质谱法快速测定白酒中邻苯二甲酸酯的含量. 李俊,郭晓关,杜楠. 2016

[9]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酱香型白酒中挥发性酚类物质. 李俊,杜楠,袁旭,庞宏宇,郭晓关,张艺骥. 2017

[10]酿酒高粱在江苏的发展前景与展望. 李春宏. 2019

[11]酒曲害虫种群动态研究. 程开禄,黄富,潘学贤,刘兴义,杨溢,樊林,沈才洪,袁光和,沈才萍. 2000

[12]加快优质原料基地建设步伐,助力白酒产业发展. 焦少杰. 2019

[13]基于HS-SPME-GC-MS代谢组学技术分析不同系列白酒特征性化合物. 田宏,熊月丰,包斌,陈山乔,吴文惠. 2017

[14]粳糯高粱的酿酒工艺参数研究. 唐玉明. 2000

[15]白酒中己酸乙酯的气相色谱测定. 杨旭昆,梅文泉. 2017

[16]采用便携式拉曼光谱仪测定白酒中乙醇含量. 李高阳,范伟,刘咏红,单杨. 2013

[17]枸杞泡酒过程中8种农药残留迁移变化研究. 邢丽杰,王远,唐宗贵,罗瑞峰. 2018

[18]抗氧化苦荞酒加工工艺的研究. 李云龙,李红梅,胡俊君,陕方,边俊生. 2014

[19]不同品种高粱酿造清香型白酒的香味物质差异及其与理化品质的相关性. 刘茂柯,田新惠,刘成元,景晓卫,马超,王思思,倪先林,张星宇,唐玉明. 2023

[20]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白酒中乙基麦芽酚. 陈永发,王远,张金磊,巩婧婷.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