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鱼腐败菌产生物胺能力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夏秀东

作者: 夏秀东;单成俊;李莹;刘小莉;王英;黄自苏;周剑忠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白鱼;腐败菌;生物胺;产量因子

期刊名称: 食品科学

ISSN: 1002-6630

年卷期: 2016 年 37 卷 23 期

页码: 196-20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探讨白鱼(Anabarilius)腐败菌产生物胺的能力,釆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检测腐败菌的组氨酸、赖氨酸、鸟氨酸和酪氨酸的脱羧酶基因,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接种腐败菌培养基和无菌白鱼鱼块中生物胺含量,并对主要腐败菌的生物胺产量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8种腐败菌均含有至少1种氨基酸脱羧酶基因;接种不同腐败菌的液体培养基和无菌白鱼鱼块均检测到多种生物胺,其中Morganella sp.wf-1和Morganella sp.wf-2具有很强的产腐胺、尸胺和组胺能力,使得接种这两种腐败菌的无菌白鱼鱼块中腐胺、尸胺和组胺含量、单胺、二胺、生物胺指数和总生物胺含量等指标在腐败过程中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接种其他腐败菌的无菌白鱼鱼块。同时,Morganella sp.wf-1和Morganella sp.wf-2的腐胺、尸胺、组胺、单胺、二胺、生物胺指数和总生物胺的产量因子均高于其他腐败菌。结果表明,Morganella sp.wf-1和Morganella sp.wf-2是白鱼腐败过程中产生物胺的主要腐败菌。

分类号: TS201.3

  • 相关文献

[1]白鱼腐败细菌的分离与鉴定. 夏秀东,刘小莉,王英,李莹,董明盛,周剑忠. 2015

[2]鱼类腐败菌腐败能力的研究进展. 许振伟,杨宪时. 2010

[3]温度和pH值条件对白鱼内源性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刘小莉,王荣,王帆,崔晋,周剑忠. 2020

[4]常温条件下白鱼中特定腐败菌的鉴定. 夏秀东,刘小莉,王英,李莹,黄自苏,贾洋洋,董明盛,周剑忠. 2016

[5]茶多酚对白鱼脂肪分解氧化的抑制作用. 贾洋洋,刘小莉,胡彦新,周剑忠,刘源. 2016

[6]固载ClO_2保鲜剂对米良猕猴桃腐败菌的抑菌活性. 龙明秀,王辉,蒋纬,谭书明. 2016

[7]0℃冷藏下三文鱼片菌相变化规律及特定腐败菌的分离鉴定. 李婷婷,丁婷,邹朝阳,周凯,仪淑敏. 2015

[8]冷却羊肉微生物菌群分析与鉴定. 诸永志,姚丽娅,王道营,徐为民,汪志君,曹建民. 2009

[9]遮荫对早熟禾产量因子的影响. 李祖祥,方敏彦,高小慧,戴文. 2015

[10]鲜肉粽货架期致腐微生物研究. 顾振宇,徐惠萍,励建荣. 2012

[11]纳豆菌抗菌肽APNT-6对凡纳滨对虾的低温保鲜效果. 王东,孙力军,王雅玲,刘唤明,徐德峰,邓楚津,杜焕妍,励建荣. 2012

[12]以生物胺变化评价冷藏罗非鱼片腐败进程. 刘寿春,钟赛意,马长伟,李平兰,杨信廷. 2012

[13]应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柞蚕新品种及其杂交组合的经济性状. 王凤成,仝振祥,冀万杰,张博. 2011

[14]3种植物源抗菌剂对青虾虾仁贮藏货架期及腐败菌多样性的影响. 吴海虹,刘芳,靳盼盼,孙芝兰,徐为民. 2019

[15]鲜切果蔬抗菌物质与抗菌包装应用研究进展. 刘勇,严志鹏,陈杭君,邵平. 2019

[16]冷鲜肉微生物种类及微生物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 邓森荣,向蓉,魏琦麟,康桦华,彭新宇,袁明贵,徐志宏. 2021

[17]半冬性甘蓝型油菜资源在春性环境下的利用价值. 柳海东,李开祥,徐亮,杜德志. 2019

[18]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生态足迹模型均衡因子及产量因子测算. 郭慧,董士伟,吴迪,裴顺祥,辛学兵. 2020

[19]传统分离培养结合PCR-DGGE法分析盐水鸭中的细菌多样性. 刘芳,诸永志,王道营,徐为民,沙琴. 2010

[20]播种期和种植密度对中芝11产量及产量要素的影响. 王晓玲,张秀荣,李春清.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