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青贮和黄贮对奶牛饲喂效果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红波
作者: 赵红波;赵新华;游伟;王星凌;万发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奶牛;玉米青贮;产奶量;乳品质
期刊名称: 中国乳业
ISSN: 1671-4393
年卷期: 2009 年 09 期
页码: 84-85
摘要: 为科学利用秸秆提供有效数据并起到实验示范带动作用,用玉米秸秆青贮与玉米秸秆黄贮进行奶牛饲喂对比试验。试验设为3组,分别为青贮组、黄贮+青贮组和黄贮组,试验期为60天。结果表明:TMR日粮在能量、蛋白水平相近的情况下,玉米秸秆青贮组和玉米秸秆黄贮组,产奶量和乳品质差异不显著,获利基本相同。饲喂青贮加黄贮组,无论是产奶量、乳品质,还是获利在3个组中都是最低的。
分类号: S823
- 相关文献
[1]内蒙古不同地区奶牛产奶量及乳品质比较研究. 张莹,王丽芳,张腾龙,钟华晨,宋洁,郭晨阳,刘嘉琳. 2024
[2]复合酶制剂对瘤胃发酵及泌乳早期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陈雅坤,王建平,卜登攀,刘宁,刘威. 2018
[3]老芒麦与无芒雀麦混合干草饲喂奶牛的效果. 孟林,李胜利,武菊英,俞立恒,刘永财. 2009
[4]奶牛性控和常规冻精生产的F_1代母牛产奶量和乳品质对比试验. 梁小军,马吉锋,李艳艳,宁晓波,常国新. 2012
[5]巨菌草青贮替代全株玉米青贮对奶牛生产性能、乳成分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黄晓飞,孟庆翔,杨甲轩,解祥学. 2017
[6]木薯杆叶与巨菌草混合青贮对奶水牛泌乳性能及乳品质影响的试验研究. 李维姣,梁辛,陈超贵. 2018
[7]娟珊牛与牦牛杂交后代泌乳量和乳品质分析. 吴晓云,刘东花,梁春年,郭宪,马晓明,褚敏,阎萍. 2023
[8]2008-2009年反刍动物营养研究进展 Ⅷ.热应激. 崔瑞莲,王加启,魏宏阳,卜登攀,胡菡,周凌云. 2010
[9]内蒙古地区生鲜乳中体细胞数分析及其对产奶量、乳品质的影响. 宋洁,张三粉,敖长金,王丽芳. 2019
[10]2008-2009年反刍动物营养研究进展Ⅷ.热应激. 崔瑞莲,王加启,魏宏阳,卜登攀,胡菡,周凌云. 2010
[11]热应激程度对奶水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卢瑛,文崇利,冯玲,李舒露,黄雅鑫,刘海富,庞焕,韦科龙. 2024
[12]“长草短喂”技术对奶牛产奶性能及乳品质的影响. 韩建成,色珠,王保海,刘晃. 2010
[13]复合植物提取物对乳腺炎奶牛生产性能、乳品质和免疫机能的影响. 宋洁,王丽芳,张腾龙,郭晨阳,钟华晨,张三粉,黄洁. 2020
[14]饲用小黑麦青贮替代燕麦干草对奶牛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王思伟,刘婷婷,王雅晶,石少轻,彭朋,梁爽,左文娟,王昆. 2023
[15]地顶孢霉培养物对奶牛生产性能、乳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芦娜,陈丽丽,徐自奥,周森森,孙守江,韩波,陈继育,张漫,李亚东,马毅. 2023
[16]“特高”黑麦草饲喂泌乳牛试验. 白淑娟,周卫星,李增位. 2003
[17]威宁芜菁甘蓝对奶牛产奶量和奶品质的影响. 文克俭,蔡璐,熊先勤,张明钧,莫本田. 2012
[18]微生态制剂对奶牛夏季产奶量的影响. 岳寿松,王世荣,尤升波,徐龙. 2002
[19]围产期饲喂β-胡萝卜素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何文娟,孟庆翔,边四辈. 2007
[20]牛乳铁蛋白肽对隐性乳房炎奶牛产奶量、体细胞及乳成分的影响. 刘景喜,史夏斌,靳文仲,季晨,曹学浩,马树纲,周天琪,芦娜.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蛋白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比较分析
作者:宫晨;游伟;成海建;胡鑫;胡志勇;宋恩亮;姜富贵
关键词:蛋白质饲料;营养价值;总可消化养分;氨基酸
-
不同大理石花纹等级牛肉的质构特性与营养成分分析
作者:孟文翔;游伟;路一航;任永平;姜富贵;成海建;谢良佳;杨北京;宋恩亮;吕丽华
关键词:肉品质;大理石花纹;脂肪酸;氨基酸;营养成分;牛
-
白藜芦醇调控畜禽脂质代谢作用机制及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赵国朵;张相伦;刘晓牧;杨赵军;赵红波;林雪彦
关键词:白藜芦醇;脂质代谢;作用机制;畜禽生产
-
混合比例、菌剂和压实密度对玉米秸秆和花生秧混合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影响
作者:张相伦;张正;李俊玲;杨赵军;盛清凯;刘晓牧;赵国朵;赵红波
关键词:玉米秸秆;花生秧;混合青贮;菌剂;压实密度
-
3对中国家蚕品种在乌兹别克斯坦对比试养情况初报
作者:沈王明;李有江;赵新华;杜鑫;王永强
关键词:蚕品种;乌兹别克斯坦;农村试验;生产成绩
-
外源枯草芽孢杆菌对青贮番茄秧中菌群及龙葵素的影响
作者:申小冉;赵庆;张相伦;李川皓;赵红波;胡悦;盛清凯
关键词:枯草芽孢杆菌;青贮;番茄秧;龙葵素;植物乳杆菌
-
实现精准供给 打通科技进村入户通道-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在临沂市费县开展"科教兴村"活动的实践探索
作者:刘长亮;赵新华;刘倚帆;李才林;焦其庆
关键词:农业科研单位;乡村振兴;“科教兴村”;科技进村入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