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表型性状的陆地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董承光

作者: 董承光;王娟;周小凤;马晓梅;李生秀;余渝;李保成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陆地棉;遗传多样性;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期刊名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ISSN: 1672-1810

年卷期: 2016 年 17 卷 03 期

页码: 438-44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田间性状观测、室内考种分析及纤维品质检测,对来自我国各棉区及国外各类型的429份陆地棉优异种质进行连续2年2点15个表型性状的鉴定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5个表型性状中始节高、单株铃数和果枝始节位的变异系数最大;各性状的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较高为2.02;主成分分析确立了3类影响因子,表明陆地棉品种选育应集中在纤维品质优良(尤其纤维长度和比强度要高)、高衣分和株铃数多的品种;聚类分析将所有材料分为10个类群,其中第Ⅰ类群占供试材料总数的76.9%,各类群间性状差异明显,聚类结果与材料的地理来源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

分类号: S562

  • 相关文献

[1]陆地棉资源主要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研究. 贾晓昀,赵红霞,朱继杰,王国印,李妙,王士杰. 2023

[2]不同来源陆地棉数量性状主成分及聚类分析. 王沛政,陈爱民,阿布来提,胡保民,闫建庆. 1999

[3]基于陆地棉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李有忠,赵曾强,王志军,董永梅,谢宗铭. 2022

[4]利用表型数据构建陆地棉核心种质. 代攀虹,孙君灵,贾银华,杜雄明,王谧. 2016

[5]南疆自育陆地棉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 艾先涛,李雪源,沙红,王俊铎,郑巨云,莫明,吐尔逊江,多力坤. 2010

[6]28份贵州茶树种质资源的生化成分多样性分析. 陈正武,陈娟,龚雪,张小琴. 2015

[7]斑茅野生种质资源SRAP遗传多样性研究. 张建波,鄢家俊,白史且,张蕴薇,刀志学,李达旭,张昌兵,游明鸿,张玉. 2013

[8]普通杏(Prunus armeniaca)种质资源数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赵海娟,刘威生,刘宁,张玉萍,章秋平,刘硕. 2014

[9]35份小麦种质资源品质性状的主成分和聚类分析. 蔡金华,杨阳,单延博,张利伟,卢济康,李东升,温明星,曲朝喜. 2017

[10]基于SCoT分子标记的48份杨桃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 欧景莉,朱杨帆,陈豪军,周俊岸,陈燕,何江,宁琳,潘祖建,甘卫堂. 2019

[11]16份桄榔种质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兰秀,杨海霞,李恒锐,梁振华,马仙花,刘连军,陈海生. 2022

[12]宁夏自育辣椒品种(系)表型遗传多样性分析. 裴红霞,王学梅,高晶霞,颜秀娟,冯海萍,赵云霞,桑婷. 2018

[13]浙江红麻资源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李文略,陈常理,骆霞虹,柳婷婷,安霞,金关荣,朱关林. 2022

[14]基于8个农艺性状的569份果桑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 王振江,罗国庆,戴凡炜,肖更生,林森,李智毅,唐翠明. 2021

[15]基于SSR分子标记的油梨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 周海兰,李绍鹏,李茂富,庞新华,周俊岸,欧景莉,李菊馨,单彬,唐桓伟,李季东. 2021

[16]贵州不同地区高粱种质资源表型多样性与聚类分析. 高杰,封广才,李晓荣,李青风,彭秋. 2020

[17]新疆栽培杏品种间亲缘关系及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王亚楠,李雯雯,樊国全,章世奎,王亚铜,廖康. 2019

[18]藜麦种质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逄鹏,张智勇,李立军,齐冰洁,郭占斌. 2020

[19]基于遗传多样性评估燕麦品种的农艺性状. 王建丽,马利超,申忠宝,刘杰淋,朱瑞芬,韩微波,钟鹏,邸桂俐,韩贵清,郭长虹. 2019

[20]龙眼种质资源果实性状多样性分析及其数量分类研究. 黄爱萍,陈秀萍,胡文舜,姜帆,郑姗,章希娟,魏秀清,邓朝军,郑少泉.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