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个相关群体的玉米雄穗相关性状QTL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钊钊

作者: 杨钊钊;李永祥;刘成;刘志斋;李春辉;李清超;彭勃;张岩;王迪;谭巍巍;孙宝成;石云素;宋燕春;王天宇;黎裕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雄穗相关性状;QTL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12 年 38 卷 08 期

页码: 1435-144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解析玉米雄穗相关性状的遗传机制,利用以黄早四为共同亲本组配的11个重组自交系群体,对玉米雄穗一级分枝数、雄穗主轴长和雄穗干重3个性状进行QTL分析。经过对11个群体及亲本2年3点的田间鉴定,单环境和联合环境下的玉米雄穗相关性状QTL定位,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和上位性互作分析,检测到15个在多环境下(5个环境以上)稳定表达的"环境钝感"主效QTL,其中,在染色体bin3.04区域,齐319群体和旅28群体中都定位到1个主效雄穗一级分枝数相关QTL,其平均贡献率分别为17.4%和14.4%,并且2个群体的QTL标记区间高度重叠,在IBM2008 Neighbors图谱上的重叠区间为226.0~230.1。对比不同群体结果发现,在2个群体以上都能检测到的一致性区间21个,其中在第2、第3、第6、第8染色体上的5个一致性区间在3个群体中可稳定表达。这些多环境和多个遗传背景下稳定表达的位点可作为玉米雄穗性状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精细定位及基因克隆的候选位点。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玉米雄穗分化及相关QTL的研究进展. 高媛,涂亮,王安贵,郭向阳,刘鹏飞,祝云芳,陈泽辉,吴迅. 2020

[2]田间条件下控制玉米开花前后根系性状的QTL定位. 蔡红光,刘建超,米国华,袁力行,陈晓辉,陈范骏,张福锁. 2011

[3]干旱和灌溉两种处理条件下玉米株高、产量的QTL分析. 姜丽丽,樊明寿,郭九峰. 2007

[4]玉米产量性状QTL定位分析. 贾波,管飞翔,谢庆春,张玲,邓德祥,钱东海. 2013

[5]氮胁迫与非胁迫条件下玉米叶形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郭向阳,陈建军,卫晓轶,吴迅,祝云芳,王安贵,刘鹏飞,汤继华,陈泽辉,罗红兵. 2019

[6]玉米穗三叶叶宽QTL定位及Meta分析. 张莹莹,杨青,代资举,王艳,王新涛. 2019

[7]玉米穗行数主效位点qKRN5.04精细定位与遗传效应解析. 白娜,李永祥,焦付超,陈林,李春辉,张登峰,宋燕春,王天宇,黎裕,石云素. 2017

[8]玉米在不同水分条件下开花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吴建伟,刘成,石云素,宋燕春,池书敏,马峙英,王天宇,黎裕. 2008

[9]调控玉米阻止授粉后叶片衰老的QTL定位. 王元琮,何冰,林峰,赵涵. 2017

[10]玉米抗旱性的QTL分析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黎裕,王天宇,石云素,宋艳春. 2004

[11]玉米灰斑病的抗性机理研究进展. 李世强,陈威,谭静,王坤,番兴明. 2011

[12]玉米不同叶位叶面积的QTL定位. 安允权,张君,席章营,李明娜,李沛. 2016

[13]玉米种质资源H21和Mo17抗亚洲玉米螟的QTL分析. 于永涛,宋燕春,黎裕,石云素,马峙英,池书敏,王天宇. 2003

[14]玉米株高QTL的定位及主效QTL的确认. 高歌,杨媛,郑军,张红伟. 2022

[15]玉米对几种主要害虫的抗性QTL分析. 何康来,王振营. 2006

[16]分子标记及其在玉米研究中的应用. 孙立娜,王璐. 2008

[17]不同水分条件下玉米株高和穗位高的QTL分析. 吴建伟,刘成,石云素,宋燕春,张桂寅,马峙英,王天宇,黎裕. 2005

[18]玉米开花期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兰进好. 2010

[19]玉米弯孢菌叶斑病抗性的QTL分析. 黎裕,戴法超,景蕊莲,王天宇,杜金友,贾继增. 2002

[20]玉米株高QTL定位研究进展. 郑雷,周羽,曾兴,邸宏,翁建峰,李新海,王振华.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