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籽粒干物质积累、含水量及其对机收影响的研究(英文)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阮龙

作者: 阮龙;王俊;陈义红;王世济;张玮;左晓龙;陈洪俭

作者机构: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玉米研究中心

关键词: 玉米;粒重;含水量;生理成熟期

期刊名称: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ISSN: 1009-4229

年卷期: 2011 年 12 期

页码: 1857-1860

摘要: [目的]研究玉米籽粒干物质积累、含水量及其对机收影响。[方法]本文以郑单958、先玉335、弘大8号和蠡玉16为材料,对其籽粒干物质积累、含水量随授粉后天数变化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同时探讨了郑单958和蠡玉16籽粒含水量对机械收获的影响。[结果]夏播时郑单958和蠡玉16在授粉后51天左右达到生理成熟,先玉335和弘大8号在授粉后58天左右达到生理成熟;夏播玉米获得高产的收获适期,郑单958和蠡玉16在授粉后51天以上,先玉335和弘大8号在授粉后58天以上;达到生理成熟时郑单958、先玉335、弘大8号和蠡玉16籽粒含水量分别为33.74%、28.86%、32.05%和35.24%;郑单958和蠡玉16籽粒含水量在生理成熟含水量时采用机械收获,其籽粒损失率符合机械作业质量指标规定的范围(籽粒损失率0.84%≤2%),籽粒破碎率未达机械作业质量指标规定的范围(籽粒破碎率10.12%1%),说明郑单958和蠡玉16品种在生理成熟时不适合使用全喂入式联合收获籽粒机进行收获。[结论]为了给improving the maize harvest index under delayed harvesting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真姬菇培养时间与栽培料失重、含水量和产量的关系. 高君辉,冯志勇,陈辉. 2008

[2]玉米单株农艺性状与粒重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赵晓燕. 2011

[3]生殖生长期干旱对不同耐旱型玉米自交系根系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肖万欣,王延波,叶雨盛,赵海岩,刘晶,隋阳辉,王永军,贾钰莹. 2020

[4]粒重对氮素的响应及其与子粒灌浆参数的相关与通径分析. 刘霞,王庆成,刘开昌,李宗新,张慧. 2010

[5]玉米种子粒重差异对相关发芽指标整齐度的影响. 杨京京,陈江鲁,谢瑞芝,张小伟,丁变红,吴新明,李少昆,李东方. 2018

[6]影响玉米子粒含水量的因素及低水分玉米生产技术. 刘武仁,郑金玉,罗洋,郑洪兵,李伟堂. 2009

[7]内蒙古适宜籽粒机械化收获春玉米品种筛选. 张向前,王瑞,张瑞霞,郭晓霞,鉴军帅,程玉臣,吴慧,孙峰成. 2018

[8]玉米果穗乳熟期水分运动变化. 靳晓春,蒋佰福,牛忠林,邱磊,吴丽丽,姚亮亮,李如来,夏永伟,于洋. 2019

[9]单穗玉米水分、质量连续测量及封装系统设计. 张晗,孙江宏,王成,宋鹏,陈子龙,赵勇. 2016

[10]干旱胁迫对不同基因型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裴志超,张伟强,周继华,郎书文,王俊英,张蒙飞. 2019

[11]相同积温条件下不同熟期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韩微波,杨国伟,孙德全,林红,吴建忠. 2024

[12]玉米籽粒脱水速率的相关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李文兰,李文才,孙琦,于彦丽,赵勐,李艳娇,孟昭东. 2018

[13]玉米植株不同部位含水量遗传主效应及其与环境互作效应的研究. 周东升,赵延明,侯恒军,李广贤. 2011

[14]基于高光谱3D成像技术的不同成熟度玉米种子表型特征分析研究. 张鹏,滕彩玲,管俊娇,黄清梅,刘艳芳,杨晓洪,毛进,张建华. 2022

[15]种子含水量对玉米发芽率的影响. 闫彩清,王河成,李凌雨,王学雄,杨慧珍. 2001

[16]不同熟期玉米籽粒含水量与经济效益的相关性研究. 宋英博. 2022

[17]黑龙江省玉米籽粒降水及贮藏方法. 宋英博. 2023

[18]活秆成熟和非活秆成熟玉米自交系的籽粒脱水速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李文兰,李文才,孙琦,于彦丽,赵勐,鲁守平,孟昭东. 2019

[19]玉米三空栽培模式技术研究与集成. 杨晓贺,王平,顾鑫,赵海红,姚亮亮,刘伟,申宏波,张瑜,丁俊杰. 2017

[20]密度对玉米生理成熟后籽粒含水率及脱水速率的影响. 王兵,刘冬玲,薛林,张振良.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