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印迹技术在线富集测定玉米中嗪草酮残留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郑振山

作者: 郑振山;张少军;温之雨;陈勇达;王莉;钱训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分子印迹;在线富集;嗪草酮;残留;玉米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4 年 30 卷 36 期

页码: 310-314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为了对玉米中的嗪草酮残留进行高效的分离、富集和测定,以嗪草酮为模板分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分子印迹聚合物,并将印迹聚合物作为固相萃取柱用于玉米样品的前处理过程,建立了在线富集液相色谱法测定玉米中嗪草酮残留的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嗪草酮印迹聚合物具有良好的亲和性和特异选择性,在0.01~0.50μg/m L质量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9991),最低检出浓度(S/N=3)为1.8×10-3μg/m L,在0.01、0.05、0.10 mg/kg 3个浓度的添加水平下,方法的平均回收率在80.9%~94.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低于5.98%。方法简化了样品前处理步骤,提高了检测灵敏度,缩短了分析时间,无基质干扰,精密度和准确度高,可应用于玉米中嗪草酮残留的分析检测。

分类号: TS210.7`O657.72

  • 相关文献

[1]嗪草酮在马铃薯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及消解动态. 梁林,任玉鹏,李文平,刘伟. 2017

[2]82%嗪·异丙甲·滴辛酯乳油在大豆上残留的检测方法及膳食风险评估. 陈国峰,李雪茹,刘峰,张晓波,董见南. 2020

[3]嗪草酮与烟嘧磺隆联合毒力的研究. 蔡鑫茹,盖旭东,刘志铭,焦仁海. 2012

[4]2011年-2015年专利到期的农药品种之噁嗪草酮. 吴义洋,吕秀亭,王霞. 2013

[5]气-质联用法检测番茄中的嗪草酮及其主要代谢产物. 张小玲,谢艳丽,张宇,方宗壮,赵振东. 2015

[6]砜吡草唑与嗪草酮复配应用于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的效果评价. 高兴祥,冯克,张国福,杨素梅,李美,李健,金岩,张耀中. 2024

[7]嗪草酮70%可湿性粉剂在大豆上残留动态研究. 宋淑荣,张玉婷,郭永泽,刘磊,邵辉,李辉,李娜. 2010

[8]68.6%嗪草酮·乙草胺乳油防除马铃薯田一年生杂草试验研究. 程玉臣,赵存虎,贺小勇,席先梅,云晓鹏. 2014

[9]75%嗪草酮水分散粒剂对夏大豆田阔叶草的防除效果及其安全性. 祁志尊,申贝贝,刘朝芳,黄冀南,刘小民,郭鑫丽,张双应,梅凤月,王建平. 2023

[10]几种除草剂防除马铃薯田杂草的效果. 周小刚,郑仕军,高菡,朱建义,唐裕智,涂敏虹. 2011

[11]乙草胺和嗪草酮水基性制剂的研制及其应用. 卢向阳,方矩生,徐筠,康巧华. 1999

[12]双功能单体法制备磁性葡萄糖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智康康,董爱军,杨鑫,赵倩玉,赵海田,张华,王静,徐鹏飞. 2016

[13]分子识别及分散固相萃取样品前处理技术及应用. 王静,佘永新,金芬,邵华,陈铭学,金茂俊,王培龙,杨锚,杜欣蔚,王淼,牟仁祥,李国营,王荣艳,吕晓玲,史晓梅,刘佳佳,李辉,崔大付. 2015

[14]基于电化学传感器检测农副产品黄曲霉毒素B1的研究进展. 李爱学,王鹏飞. 2023

[15]一种用于清除果汁中展青霉素的分子印迹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研究. 邵奕珉,邾静静,韩铮,杨宪立,陈珊珊,聂冬霞. 2017

[16]微流控分子印迹纳米纤维膜富集玉米赤霉烯酮的研究. 李壮,马俊,杨艺玥,贾莉,肖明,王淼,王珊珊,郑鹭飞,邵华,王静,佘永新. 2022

[17]基于分子印迹膜的电流型传感器检测伏草隆残留. 黎舒怀,万瑶,徐志,尹桂豪. 2014

[18]分子印迹色谱柱对中药复方有效成分的亲和筛选及鉴定. 杨亚军,李剑勇,刘希望,李冰,张继瑜,周绪正,牛建荣,魏小娟,李金善,刘玉荣. 2012

[19]稻根霉菌丝体表面印迹吸附剂对Cr~(6+)的吸附特性研究. 孙军德,于艳敏,梁启明. 2009

[20]MAPbBr3钙钛矿量子点-分子印迹荧光传感器对葵花籽油中苯并[a]芘的检测研究. 刘丽,彭茂民,夏虹,彭西甜,彭立军.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