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唑醚菌酯在冬枣中的残留消解及膳食风险评估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勇达

作者: 陈勇达;张嘉坤;李丽梅;郑振山;钱训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吡唑醚菌酯;冬枣;残留量;消解规律;安全间隔期;风险评估

期刊名称: 现代农药

ISSN: 1671-5284

年卷期: 2024 年 004 期

页码: 50-54

摘要: 2021—2022年在河北黄骅开展了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在冬枣中的规范残留田间试验,样品采用QuEChERS法净化,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分析,得出吡唑醚菌酯在冬枣中的残留消解规律,并对其进行膳食风险评估。2年残留消解试验结果显示,吡唑醚菌酯在冬枣中的半衰期分别为9.86、11.8 d,消解规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最终残留试验结果显示,末次药后14~28 d,吡唑醚菌酯残留量为0.297~0.684 mg/kg,其中,末次药后21 d的残留试验中值为0.432 mg/kg。膳食风险评估得出风险商为0.62%,膳食摄入风险可接受。建议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在冬枣上使用剂量为3 000~4 000倍液,每季最多施药3次,施药间隔期7 d,安全间隔期21 d。

分类号: S481.8

  • 相关文献

[1]二氰蒽醌和吡唑醚菌酯在枣中的残留行为及膳食摄入风险评估. 兰丰,刘传德,周先学,王志新,鹿泽启,姚杰,柳璇,姜蔚. 2015

[2]吡唑醚菌酯、氰霜唑在葡萄中的残留及消解规律研究. 陈勇达,张嘉坤,郑振山,李丽梅,钱训. 2020

[3]吡唑醚菌酯在梨中的残留动态分析. 朱明全,毛江胜,陈子雷,李慧冬,郭长英,张文君. 2023

[4]啶虫脒在两种高原夏菜上的残留比较. 张海英,梁丁月,李晓蓉,刘永刚. 2014

[5]西兰花中3种杀菌剂的残留动态与风险评估. 孙彩霞,欧阳志周,刘玉红,于国光. 2021

[6]气相色谱法检测小麦籽粒、植株及土壤中吡唑醚菌酯残留量. 杨茜茹,范力欣,钱训. 2017

[7]冬枣质量安全监测与风险评估. 杨桂玲,汪雯,张玉,蔡铮,李晨迪,虞轶俊. 2018

[8]黄骅市冬枣和果园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分析与膳食暴露风险评估. 李丽梅,李红艳,陈勇达,岳雷,钱训,张嘉坤,郑振山,张少军. 2022

[9]不同采收期及贮藏条件下冬枣中54种农药的筛查、残留消解动态与膳食风险评估. 毛江胜,陈子雷,郭长英,李慧冬,丁蕊艳,张文君,颜朦朦. 2021

[10]百菌清、腈菌唑和吡唑醚菌酯在草莓中的残留及其风险评估. 张志恒,李红叶,吴珉,袁玉伟,胡秀卿,郑蔚然. 2009

[11]戊唑醇及吡唑醚菌酯在玉米上的残留行为及风险评估. 齐艳丽,李晋栋,高婧,李春勇,任鹏程,宋晋雄,王霞,乔雄梧,秦曙. 2020

[12]蔬菜中腐霉利残留的膳食暴露风险评估. 刘玉红,孙彩霞,胡美华. 2020

[13]硝基呋喃类在水产品及其养殖环境中的消解规律研究进展. 王群,吕海燕,宋怿. 2014

[14]喷施矮壮素对蒌蒿产量、品质及氮素利用特征的影响. 郑丹,王晓燕,彭西甜,周有祥,张隽娴,夏虹,夏珍珍. 2021

[15]嘧菌酯在辣椒和土壤中的残留检测方法及消解规律. 陈武瑛,张德咏,陈武荣,严清平. 2017

[16]戊唑醇在香蕉不同组织中的残留动态分析. 林靖凌,张月,韩丙军,吕岱竹. 2014

[17]腐霉利在韭菜中的残留消解规律. 刘进玺,胡永建,杨亚琴,张军锋,钟红舰,刘立武. 2021

[18]黄曲霉毒素B1和玉米赤霉烯酮在肉鸡体内残留及消解规律的研究. 王平,王涛,胡骁飞,王全亮,彭峰,杨小进,尹清强. 2021

[19]溴氰菊酯、氰戊菊酯与有机硅混用在青花菜上的安全使用技术. 赵学平,郑永利,吴长兴,陈丽萍,俞瑞鲜,苍涛,吴声敢,王强. 2009

[20]三环唑杀菌剂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水稻上的残留动态研究Ⅱ.三环唑在水稻上的残留消解动态. 梁天锡,薛玉中,陆贻通,陆安娜,何凡. 198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