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和河北发生的一种水稻、小麦、玉米矮缩病是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引起的(英文)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恒木

作者: 张恒木;雷娟利;陈剑平;吕永平;陈声祥;薛庆中;M.J.Adams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玉米粗缩病毒;核苷酸序列

期刊名称: 中国病毒学

ISSN: 1003-5125

年卷期: 2001 年 03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以浙江省的水稻黑条矮缩病和河北省的玉米粗缩病的病毒分离物为材料 ,对我国南北方两种病毒分离物进行了比较研究。两种病毒分离物的粒子大小形态相似 ,且在血清学上密切相关 ;二者的介体、寄主相同 ,并引起相同的症状。提纯两种病毒分离物的基因组片段凝胶电泳显示它们相应的基因组片段之间大小极其相似。根据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Riceblackstreakeddwarfvirus) ,RBSDV的S7和S8设计引物 ,利用RT PCR技术 ,在两种病毒分离物中均可特异扩增到预期大小的片段。序列测定比较分析表明 :它们的同源性达 97.0 %~ 98.9% ,与日本RBSDV的同源性 (92 .2 %~ 95 .5 % )高于与意大利MRDV的同源性 (76 .6 %~ 88.4% )。从而认为我国南方的水稻黑条矮缩病和北方和玉米粗缩病都是同一种病毒———RBSDV引起的 ,也就是说我国北方的玉米粗缩病病原实际上是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而不是玉米粗缩病毒。

分类号: S432.41

  • 相关文献

[1]浙江和河北发生的一种水稻、小麦、玉米矮缩病是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引起的. 张恒木,雷娟利,陈剑平,吕永平,陈声祥,薛庆中. 2001

[2]玉米粗缩病毒及抗病策略. 谭振波,张敬原,刘昕,曹鸣庆. 2002

[3]玉米自交系粗缩病毒抗性鉴定研究. 陈艳萍,袁建华,孟庆长,张彦兵. 2007

[4]转人工miRNA抗玉米粗缩病毒载体玉米的培育及其抗病能力. 宣宁,赵传志,彭振英,陈高,边斐,廉明政,刘国霞,王兴军,毕玉平. 2015

[5]玉米粗缩病毒介体灰飞虱传毒特性的研究. 杨满昌,陈巽祯. 1985

[6]玉米粗缩病品种抗病性评价指标的初步研究. 苗洪芹,路银贵,田兰芝,邸垫平. 2005

[7]玉米粗缩病的发生不容忽视. 杨崇良. 1997

[8]番鸭呼肠孤病毒MW97106C蛋白基因克隆及其在E.coli中表达. 张云,欧阳岁东,刘明,胡奇林,韩周,林锋强. 2005

[9]产气荚膜梭菌青海分离株α毒素基因克隆与表达. 王光华,周继章,蔺国珍,郑福英,曹小安,邱昌庆. 2010

[10]EoSNPV egt基因的克隆和部分核苷酸序列的分析. 张传溪,何家禄. 1999

[11]菜豆黄花叶病毒大理蚕豆分离物外壳蛋白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 亓鹏,王晓鸣,何月秋. 2005

[12]大豆花叶病毒杭州分离物基因组全序列测定及其结构分析. 黎昊雁,陈炯,陈剑平. 2003

[13]马传染性贫血野毒辽宁株前病毒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测定. 刘红全,王柳,童光志,杨志彪,仇华吉,孔宪刚,智海东,李昌文. 2000

[14]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P10基因的克隆及核苷酸序列分析. 张耀洲,张颖,吴祥甫,吕鸿声,李载平. 1992

[15]意大利小麦真菌传棒状病毒与欧洲小麦花叶病毒和土传黑麦花叶病毒属同一种病毒. 杨建平,陈剑平,陈炯,程晔,M.J.Adams. 2000

[16]我国大蒜潜隐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及3’端序列的变异. 陈炯,陈剑平,郑红英,杨崇良. 2002

[17]小鹅瘟病毒GPV-YG株主要开放性阅读框架核苷酸序列分析. 葛艳,尤永进,徐泉兴,陈谊,饶忠. 2005

[18]鸡贫血病毒广州株VP3和VP1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沈海燕,张建峰,刘志成,周恒,郭翠丽,郭鹏举,张春红. 2015

[19]一个侵染山东大葱的胡葱黄条病毒分离物的鉴定. 郑红英,史雨红,陈炯,林林,王升吉,陈剑平. 2006

[20]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nvgp90基因在实验感染马体内的遗传变异(英文). 王全凯,庞海,孔宪刚,宣华,章金刚,卢景良,费恩阁. 199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