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特种稻米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仲维功

作者: 仲维功;陈志德;杨杰;宋小禄;许济川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特种稻米;品质;微量元素;黑米;紫米

期刊名称: 南京农专学报

ISSN: 1008-1895

年卷期: 1999 年 03 期

页码: 30-35

摘要: 中国的特种稻米包括黑、紫、红等有色稻米和白色香米, 其原始品种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高原山区, 一般产量较低, 经创新与改良后的特种稻米, 保留了原品种的特色, 降低了植株高度, 提高了抗病性, 产量水平已达到5.25~7.5 t·hm - 2。品质分析结果表明: 特种稻米除了具有普通稻米的营养成分外, 部分品种富含矿物微量元素, 尤其富含铁 (Fe) 和硒(Se)。经医学临床试验, 对儿童缺铁性贫血、糖尿病患者及产妇有显著疗效和滋补作用。近年来特种稻米种植面积在逐步扩大, 白色细长粒香米已上市场, 用以替代进口的泰国香米, 有色米亦已被用做糕点等原料, 黑紫米皮已被提取天然色素作为食品添加剂

分类号: S511.024

  • 相关文献

[1]紫黑米种质功能成分综合研究与利用. 杨加珍,曾亚文,杜娟,杨晓梦,陶祥,杨树明,普晓英,杨涛. 2015

[2]红米和黑米的营养功效研究进展. 谢黎虹,罗玉坤,陈能. 2003

[3]韩国特种稻米的研究和利用现状与展望. 李胜源,金胜男,朴钟泽,沈革志,袁勤,顾琳珠,袁洁萍. 2002

[4]开原市特种稻米生产模式及其效益分析. 付亮,何娜. 2024

[5]紫米品种紫糯18的选育. 宋建,王林友,祁永斌,范宏环,王建军. 2020

[6]两系特种稻新品种紫两优737的选育与应用. 黄庭旭,郑建华,游晴如,董瑞霞,王洪飞,房贤涛,廖发炼,陈春霞,周鹏,涂诗航,郑菲艳,董练飞. 2020

[7]优质紫香糯龙晴4号的紫色和香味的基因型分析. 王军,杨金欢,杨杰,范方军,朱金燕,仲维功. 2011

[8]紫米型新品种丽人紫的选育. 黎用朝,刘三雄,李小湘,黄海明,黄为,阳标仁,刘利成,张黎光. 2015

[9]粳型紫米核质互作不育系锦315A的选育. 黄平,涂建,奎丽梅,辜琼瑶,李华慧,谭春艳,王建军,卢义宣,刘晓利. 2017

[10]镁和微量矿质元素对黑皮冬瓜外观和品质的影响. 李灿,陈晓东,郑卓越,焦嘉斌,李强,张福锁,谢大森,何裕志,张白鸽. 2021

[11]叶面喷施微量元素和腐殖酸对老茶树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赵飞,张意,张巧根,刘亚柏,马圣洲. 2020

[12]水分胁迫对紫花苜蓿产量、品质和微量元素的影响. 陆姣云,熊军波,张鹤山,田宏,杨惠敏,刘洋. 2020

[13]中微量元素在马铃薯生产上的应用. 郝智勇. 2017

[14]微量元素硼、锌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田种存,张洋. 2013

[15]壳寡糖、钕、微量元素对菠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学君,董亮,张玉凤,董晓霞,刘兆辉. 2009

[16]微量元素肥料组合对不同基因型大豆产量和品质影响. 李兆林,王建国,许艳丽,李春杰,刘兴龙. 2004

[17]河东乌麦526育与营养成份研究. 王秋叶,张建成. 1997

[18]叶面喷施水溶肥料对大枣品质的影响. 周智能,黄晗达,韩效钊,郑曙峰,张旭,刘昆,王维,徐道青. 2020

[19]黑米成分分析与功能利用. 江友兴,刘希贞,龙小黎,生吉萍. 1999

[20]黑米花色苷调节脂质代谢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侯方丽,张瑞芬,张名位,徐金瑞.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