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茬原垄卡种大豆对其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孙羽

作者: 孙羽;冯延江;王麒;卞景阳;曾宪楠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原垄卡种;耕作模式;大豆;产量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14 年 03 期

页码: 26-29

摘要: 为了明确玉米茬原垄卡种大豆模式的增产情况,采用大区对比研究方法,在黑龙江省八五三农场进行玉米茬原垄卡种大豆与常规大豆耕作模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大豆苗期及始花期,原垄卡种模式的大豆株高、干物质和叶面积低于传统耕作种植模式,而在结荚期至成熟期高于常规大豆耕作模式。原垄卡种模式不同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均高于常规大豆耕作模式,而不同土层土壤容重均低于常规大豆耕作模式;原垄卡种较常规大豆耕作模式产量增加10%。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不同耕作模式对大豆农艺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邵珊珊,石绍河,陈维元,付亚书,姜世波,曲梦楠,陈琦. 2018

[2]原垄卡种对春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宋秋来,冯延江,王麒,孙羽,曾宪楠,卞景阳,来永才,赵恩龙. 2015

[3]不同耕作模式花生田杂草发生规律及对产量的影响. 许曼琳,迟玉成,王磊,吴菊香,许婷婷,王宝亮,王学武,刘爱娜,袁宗英. 2015

[4]成都平原周年耕作模式对稻茬小麦产量与品质性状的持续效应. 李朝苏,吴春,马孝玲,黄钢. 2012

[5]辽北地区玉米田适宜耕作模式研究. 隋世江,牛世伟,王娜. 2023

[6]不同耕作模式对山西旱塬区高粱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史丽娟,白文斌,李光,张建华. 2018

[7]原垄卡种与传统耕作种植玉米的比较研究. 曾宪楠. 2010

[8]秸秆还田条件下小麦耕作模式与施肥技术研究. 沈俊国,沈业松. 2014

[9]秸秆还田条件下小麦耕作模式与施肥技术研究. 张荣亭,黄翊鹏,朱长华,袁圆圆,刘佳. 2013

[10]苏家屯区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应用研究. 章慧全. 2009

[11]耕作模式对烤烟根系生长和烟叶钾、氯含量的影响. 毛家伟,马聪,唐培培,张翔,徐敏,何雷,李亮,司贤宗,索炎炎,吴俊林. 2019

[12]生态沃土机械化耕作对两熟区土壤理化特性的短期影响. 张银平,王振伟,刁培松,杜瑞成,李洪文,姚文燕. 2018

[13]“豆—稻—菜”循环耕作模式及应用效果. 王维生,胡润芳,陈志雄,林国强. 2008

[14]深丘烟区烤烟保护性耕作模式研究. 向金友,程智敏,蔡毅,黄胜,唐明,谢冰. 2016

[15]耕作对健康耕层结构的影响及发展趋势. 陈胜男,韦翔华,夏旭,韦本辉. 2018

[16]不同种植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宋秀丽,林小娟,王冰雪,靳晓燕,庞爱国,于晓波,孙士明. 2021

[17]不同耕作模式对大豆田土壤杂草种子库的影响. 郭玉莲,黄春艳,王宇,黄元炬,朴德万. 2016

[18]少免耕对小麦/玉米农田玉米还田秸秆腐解的影响. 江晓东,迟淑筠,王芸,宁堂原,李增嘉. 2009

[19]黄淮海南部水浇地小麦深松深耕机条播技术模式. 赵广才,朱新开,王法宏,周继泽,李洪文. 2014

[20]成都平原不同耕作模式的农田效应研究 Ⅰ.对土壤性状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梁淑敏,谢瑞芝,汤永禄,杨锦忠,李朝苏,王灵便,吴春,李少昆.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