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小麦与钩刺山羊草杂交F_1的农艺性状及细胞遗传学的观察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孔秀英

作者: 孔秀英;董玉琛;周荣华;贾继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普通小麦;钩刺山羊草;原位杂交

期刊名称: 植物学报

ISSN: 11-1896/Q

年卷期: 2000 年 08 期

页码: 845-848

收录情况: SC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有效地利用钩刺山羊草 (AegilopstriuncialisL .)的抗白粉病基因对小麦 (TriticumaestivumL .)进行遗传改良 ,了解两者杂交后杂种F1的遗传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对F1杂种的研究表明 ,二价体频率高于理论值 ,是分别存在于钩刺山羊草C和U基因组中的小麦 5B染色体上Ph基因抑制因子联合作用的结果。以尾状山羊草 (AegilopscaudataL .)C基因组特异重复序列pAeca2 1 2为探针所进行的原位杂交结果进一步表明在联会的二价体中 ,C基因组染色体与其他基因组染色体之间发生了联会。

分类号: Q943.1

  • 相关文献

[1]来自中间偃麦草基因组的类反转录转座子片段的克隆及其特征分析. 马有志,富田因则,曹丽霞,李连城,安室喜正. 2004

[2]尾状山羊草与硬粒小麦、普通小麦的杂交及外源染色质检测. 孔秀英,周荣华,董玉琛,贾继增. 1999

[3]养殖刺参“腐皮综合征”致病菌——灿烂弧菌的原位杂交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王印庚,荣小军,张凤萍,王岚,廖梅杰,邹安革. 2013

[4]玉米外源DNA导入后代的原位杂交检测. 王金艳,杨立国,汪由,马骏,安颖蔚,肇莹. 2007

[5]亚麻花蕾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研究. 姜才,伊六喜,高凤云,贾霄云,张辉,张立华,任龙梅,周宇,赵小庆. 2015

[6]mPRα在性成熟雌性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不同组织中的定性定量表达特征. 李晓妮,柳学周,史宝,徐永江,李晓晓,张金勇. 2017

[7]雏鸡感染鸡白痢沙门菌后禽β-防御素6和鸡Toll样受体15在肠道转录与定位研究. 王燕,周秀红,祁克宗,涂健,刘红梅,潘孝成. 2014

[8]鸭出雏前后腿肌IGF-1基因表达规律研究. 宋卫涛,宋迟,李慧芳,单艳菊,胡艳,朱春红. 2014

[9]中华鲟piwil1基因的克隆表达特征研究. 李创举,杨晓鸽,岳华梅,叶欢,危起伟. 2016

[10]膜孕激素受体(mPRα)在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的表达特征. 李晓妮,柳学周,史宝,徐永江,张金勇. 2017

[11]蒙古牛BMPRIB基因mRNA在卵巢组织中的表达研究. 王峰,刘永斌,荣威恒,田春英,达赖. 2008

[12]鸭肝脏IGF1基因早期发育表达. 宋迟,宋卫涛,胡艳,单艳菊,陶志云,朱春红,束婧婷,李慧芳. 2015

[13]棉铃虫离子型受体基因HarmIR8a的克隆及表达定位. 郭孟博,刘一鹏,王冰,王桂荣. 2018

[14]亚麻花蕾发育中MS2-F基因的原位杂交. 伊六喜,斯钦巴特尔,侯建华,张辉,高风云,周宇. 2016

[15]绒山羊KAP13-1基因在毛囊中的表达. 李长青,李玉荣,尹俊,马跃军,高玉林. 2006

[16]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小麦异源染色质及定位核糖体DNA. 钟少斌,张德玉,周楠,蒋建东,姚景侠,A.RLEITCH,I.JLEITCH. 1991

[17]幼胚培养创造2抗白粉病簇毛麦6VS端体. 李辉,陈孝. 2002

[18]越冬小黑麦材料的创制及细胞遗传学研究. 杨军丽,郎旭,张延明,张举梅,赵海滨,金慧,吴玉娥,王晓萍. 2020

[19]半滑舌鳎trim36基因cDNA克隆及表达分析. 王文文,朱颖,位战飞,郑卫卫,董忠典,高峰涛,邵长伟,温海深,陈松林. 2016

[20]麦蚜Cdc42基因的准确组织定位和定量分析方法研究. 陈巨莲,程登发,孙京瑞.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