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油添加量对眼斑拟石首鱼生长、脂肪代谢与血液生理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徐良

作者: 徐良;闻海波;孙光兴;马学艳;金武;华丹;顾若波;徐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眼斑拟石首鱼;鱼油;脂肪代谢;脂肪酸;饲料

期刊名称: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ISSN: 2095-1388

年卷期: 2020 年 01 期

页码: 39-4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增加眼斑拟石首鱼Sciaenops ocellatus血浆多不饱和脂肪酸(D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筛选适宜而有效的鱼油添加量,在等氮等能饲料基础上添加不同含量的鱼油(4%、7%、9%),饲喂3组体质量为(43.40±6.40)g的眼斑拟石首鱼,每组设3个平行,每个平行放养30尾鱼,养殖试验共进行8周,试验结束后测定3个鱼油添加量水平对鱼体生长、脂肪代谢和血液指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鱼油4%和7%的试验组鱼体存活率、体长、增重率显著高于9%鱼油添加组(P<0.05);4%鱼油添加组肝体指数和脏体指数显著低于9%鱼油添加组(P<0.05),但与7%鱼油添加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的鱼体肥满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鱼体肠道脂肪酶(LPS)和脂质过氧化物酶(LPO)等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脏组织学观察显示,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与添加鱼油水平呈正相关;4%和7%鱼油添加组血糖含量显著高于9%鱼油添加组(P<0.05),而4%鱼油添加组谷丙转氨酶(ALT)含量显著低于9%鱼油添加组(P<0.05),但甘油三酯含量则显著高于9%鱼油添加组(P<0.05);3组的总蛋白、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LDL)无明显差异(P>0.05);4%鱼油添加组DPA和DHA含量分别为(226.72±27.74)、(2470.31±293.51)mg/L,是未添加鱼油的2倍水平,但4%和7%鱼油添加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过量脂肪(鱼油过多)会抑制眼斑拟石首鱼的生长,并抑制脂肪代谢相关酶,加速肝脏脂肪沉积;在饲料总脂肪8.21%条件下,即添加4%的鱼油(DHA含量24%)可以显著增加眼斑拟石首鱼血浆中DHA和DPA含量。

分类号: S917.4

  • 相关文献

[1]不同来源和不同浓度的脂肪源对虹鳟脂肪代谢的影响研究. 罗琳,薛敏,C.Vachot,S.Kaushik,I.Geurden. 2010

[2]鱼油在鲤饲料中的适宜用量. 任泽林,郭庆,霍启光,卢建军. 2001

[3]不同配比的亚麻籽油与大豆油混合油全部替代鱼油对杂交鲟生长的影响. 刘彩霞,邢薇,刘洋,李铁梁,马志宏,姜娜,李文通,罗琳. 2017

[4]几种鱼油的脂肪酸组成及贮藏期间的变化. 刘庆慧,高淳仁. 1998

[5]应用脂肪酸特征指标鉴别掺伪鱼油. 林虬,宋永康,苏德森,陈人弼. 2006

[6]饲用鱼油脂肪酸营养成分分析. 宋永康,林虬,苏德森,陈卫伟,陈人弼. 2005

[7]饲用鱼油脂肪酸特征指标的分析研究. 林虬,宋永康,苏德森,陈人弼,陈卫伟. 2005

[8]饲料中添加桑叶粉对单胃哺乳动物小鼠的脂肪代谢影响. 李有贵,钟石,吕志强,计东风. 2012

[9]饲粮脂肪酸对脂肪代谢酶有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黄艳玲,罗绪刚. 2005

[10]饲用羽毛肽粉营养成分分析. 姚清华,苏德森,宋永康,刘文静. 2012

[11]中国鲟鱼饲料营养成分分析. 陈细华,吴金平,唐丹,褚志鹏,李艳,刘伟,李罗新. 2018

[12]奶牛常用饲料营养特性及脂肪酸组成特点的研究. 杨舒黎,王加启. 2005

[13]饲料中不同脂肪源对黑鲷幼鱼生长和鱼体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季文娟. 1999

[14]中国鲟鱼饲料营养成分分析. 陈细华,吴金平,唐丹,褚志鹏,李艳,刘伟,李罗新. 2018

[15]眼斑拟石首鱼暴发性传染病病原初步研究. 李凯彬,石存斌,李新辉,黄志斌,余德光. 2002

[16]紫黑翼蚌钩介幼虫寄主鱼的人工筛选及寄生包囊形成观察. 闻海波,马学艳,徐跑,张呈祥,徐良,金武,华丹,顾若波. 2018

[17]用豆油代替鱼油对虹鳟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和组织酶活性的影响. 徐奇友,许红,李婵,杨萍,王常安. 2009

[18]植物油替代鱼油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和肝体比的影响. 刘穗华,曹俊明,黄燕华,赵红霞,蓝汉冰,严晶,张荣斌,刘丽. 2010

[19]酶解法在鲢鱼内脏鱼油提取中的应用. 薛淑静,熊光权,关健,史德芳,程薇. 2008

[20]饲料中添加鱼油对肥育猪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吕玉丽,久保长政,刘建新,徐子伟.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