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果生刺盘孢菌候选效应子基因CfE15对孢子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丽勍

作者: 张丽勍;余永婷;方献平;李水根;张学英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果生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效应子;CfE15基因;产孢量

期刊名称: 分子植物育种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12 期

页码: 3919-392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草莓炭疽病是由炭疽菌引起的草莓生产中重要的真菌病害之一。果生炭疽菌为华东地区草莓炭疽病菌的优势种。效应子在真菌与植物互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其致病机制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实验室前期结合转录组学结果对草莓果生炭疽菌的效应蛋白进行了预测,其中一个在侵染过程中上调表达的编码候选效应蛋白的基因被命名为CfE15。该基因编码一个小分子量富含半胱氨酸的分泌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编码一条含有109个氨基酸,分子量约为11.6 kD,等电点pI为4.45的多肽。N端含有一段24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序列。CfE15的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3%)、β-折叠(33%)、延伸链(17.43%)、β-转角(7.34%)和无规则卷曲(66.97%)组成。构建了CfE15的敲除载体pKH-CfE15和互补载体pKN-CfE15,并通过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法获得CfE15基因的突变菌株ΔCfE15和互补菌株ΔCfE15C。野生型菌株、突变菌株ΔCfE15和互补菌株ΔCfE15C在菌落直径及孢子形态无显著差异,但CfE15的缺失导致产孢量降低,互补菌株ΔCfE15C的孢子产量与野生型菌株无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为阐明果生炭疽菌的致病机理,深入解析果生炭疽菌与草莓互作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分类号: S436.68

  • 相关文献

[1]白叶枯病菌hrpX/hrpG双基因敲除突变体的构建及其特性研究. 张文蔚,周益军,简桂良,童蕴慧,齐放军. 2008

[2]稻瘟菌效应蛋白研究进展. 郑月琴,林艳,何燕华,陈松彪,王锋. 2013

[3]稻瘟病菌效应蛋白的分泌特征及其在水稻细胞中的转运. 吴旻,陈锋,林福呈,刘小红. 2019

[4]荻草谷网蚜唾液蛋白基因Sm13498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付裕,王倩,张勇,陈巨莲. 2021

[5]植物与青枯劳尔氏菌识别的分子基础研究进展. 肖志亮,杨爱国,张美祥. 2023

[6]青枯菌Ⅱ型分泌系统Gsp蛋白互作分析. 张争,徐进,冯洁. 2006

[7]效应子及其与小麦条锈菌致病性的关系. 刘秀峰,袁文娅,孙振宇,梁丹,时晓伟. 2018

[8]真菌无毒基因克隆与抗性蛋白互作研究. 张洁琼,王劲,左开井. 2010

[9]草莓胶孢炭疽菌CFEM候选效应子的生物信息学鉴定及其侵染过程中的转录分析. 张丽勍,段可,邹小花,何成勇,高清华. 2017

[10]感染甘薯小象甲白僵茵菌株的初步筛选. 曹伟平,宋健,王金耀,冯书亮,杜立新. 2011

[11]玉米小斑病菌复壮培养基的筛选. 李秀丽,董文琦,李运朝,贾银锁,马春红,王立安. 2008

[12]番茄红粉病致病病原的鉴定及其培养特性研究. 王勇,王万立,刘春艳,郝永娟. 2008

[13]甘蓝蚜优良球孢白僵菌BD061-3菌株的筛选. 刘帅,李瑞军,陆秀君,李静,董建臻,谢咸升. 2009

[14]四种常用化学杀虫剂与三种虫生真菌的相容性. 李敏,谢明,苏冬辉,邱卫亮,张召荣,张晓林. 2018

[15]球孢白僵菌生物学性状与对玉米螟毒力相关性分析. 李乐,路杨,赵宇,李启云,徐文静,张正坤,毛刚. 2021

[16]大豆灰斑病菌生长和产孢高效培养方法探讨. 马铃铃,刘念析,郑宇宏,厉志,刘佳,衣志刚,董志敏,王曙明. 2019

[17]出芽短梗霉菌PA-2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优化. 杨莹,庄新亚,程亮,郭青云. 2019

[18]感染甘薯小象甲白僵菌菌株的初步筛选. 曹伟平,宋健,王金耀,冯书亮,杜立新. 2011

[19]培养基营养条件对瓠瓜枯萎病菌的影响(英文). 苏贤岩,王齐,王学峰,蒋春荣,韩金先. 2012

[20]西瓜炭疽病菌圆刺盘孢分生孢子产生条件的研究. 唐爽爽,杨璐,郑川,安心,赵廷昌.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